2004-06-07 22:37:18尚未設定

[證照資訊]。。CFP簡介

以下文章轉錄於"金證照"文教機構網頁,該機構為國內著名專業證照考試教育機構.網址為:http://www.gocharter.com.tw/l1_index.htm, 任何形式之複製轉錄皆須取得該機構之許可方可為之.


理財規劃的終極證照—CFP之簡介
作者:金證照顧問(股)公司 CFP課程總監 馬丁先生
「理財規劃」或「財富管理」在台灣將成為一種趨勢。台新銀行、國泰銀行、遠東銀行、中國信託等銀行此起彼落不斷在大眾媒體倡導財富管理銀行的自我定位,讓金控化之後的銀行體系在整合不同的金融商品之後,有一加一大於二的新型收入或營運模式。銀行理財專員也被賦予新的任務和知識,不僅要了解每一種新型產品的內容,更要了解每一位客戶的需要,還要有相當的銷售技巧。

因此,理財專員任重而道遠,一個成功的理專團隊,對金控的價值要勝過數個傳統分行。要成為一個好的理專,絕對不是大學研究所畢業立刻就可以勝任愉快。一個成功的理專,除了熱誠之外,專業和持久是很重要的條件。想利用理專一職快速致富,或是獲得其它人的尊重,不僅需要長久的磨練,更需要很多理論和實務的碰撞和經驗的累積,方能造就出一個傑出的理財專員。現在許多大學畢業生第一個志願就是理專,固然很好,但也非全面了解理專的辛苦及業界的要求。

台灣有錢人不少,但台灣有錢人的理財觀念仍然相當保守,不僅有錢人不願意分享他的財務狀況或期望,傳統銀行也沒有技術讓有錢人願意和銀行相關人員分擔他的理財責任,這中間所缺乏的就是一個專業的理財劃劃人力平台。

財富管理銀行非常需要引進一個全球標準基的證照,讓這些保守的客戶有機會透過一個平台尋找到值得信賴的理財專家。而一個好的證照,需要測量的是一位專家通盤的解決問題能力,而不是片斷的知識,或是一兩本一言堂式的教科書即可解決。美國的理財規劃師(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認證協會(網址: http://www.cfp.net )從1991年開始授與CFP證照以來,全球已經有超過60000人有該證照。

吾人認為CFP證照有可能在五年左右成為業界的標竿,就好像一個有錢人要上法院之前一定會找一位律師,當然不是每一位律師的專業一定都很好,但一定比大部分不是律師的人好。一位有CFP證照的理財規劃師不見得每個觀念都對,但應該比沒有證照的人來的專業。美國專業金融證照也強調操守(Code of Ethics, 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像CFA和CFP都有考這一部分,這個很重要。我們拿律師做比方,你去找律師你不用擔心他給你惡搞,因為你認為他比較守法。我們希望以後有理財需求者看到CFA或CFP證照者,也要給予相當的肯定,當然有這些證照者的自我要求和專業要求一定要夠。

在美國誰考CFP?
因為CFP包含了投資、節稅、保險、個人理財、信託等綜合理財所需知識,因此更能反應出一位專業人士對全盤理財知識的了解。在美國考CFP的人年齡也不會太低,而且在取得CFP證照之前已經取得了相關證照。


考上了CFP從事什麼行業?

在CFP總會所做的調查可以發現,在擁有CFP的證照中,有56%的人是在做財務規劃的工作(financial planning),而有16%的人是在做證券相關的工作,另外有9%的人是在做會計方面的工作,而稅務和保險相關人士則佔了5%,在銀行工作的人士倒比較少,只有2%。在看了該一數據之後,我們要問的是,未來台灣有CFP的朋友其工作型態和美國是否會相同? 我的猜測是初期應該會有很大的不同。現在台灣比較有財富的人的理財方式很少是找一個專業的理財專家幫他們做規劃,即使有,未來這個行業也大部分會依附在銀行的私人理財部門項下,有CFP資格的從業人員真的能夠自豎招牌開業的人並不會像美國那麼多,但我個人相信一定會有幾間獨立的理財規劃公司可以打著CFP的招牌開業,同時也有人上門,可是每個人的會員(clients)人數不會像美國那麼多,而且要靠顧問費當成主要收入來源更是困難。基本上台灣是比較不尊重專業的社會,卻對證照有一定程度的追求。

當然,如果未來CFP台灣分會大力推廣CFP這個招牌的話,或許更多有財富的人會主動上門尋求幫助,形成一個比較良性的循環。不像律師,根據律師法律師或律師公會是不能出來招攬業績的,但是CFP分會卻沒有這樣的限制,因此分會可以多多強調四個E是什麼(後文會介紹四個E),讓一般的民眾知道CFP其實可以幫他們守住財富,並且增加未來財富的累積,這樣的話金融從業人員也可以留住更好的人才從事更客觀更有意義的事。

以美國報考CFP的人口型態觀察,可以得出未來台灣誰最適合報考CFP? 無非就是目前的保險從業人員以及股票業務員,以及節稅專家會計師。事實上根據美國CFP總會的資料顯示,在考上CFP的人裡,幾乎百分之百不是有保險經紀人執照不然就是有證券經紀人執照。

而台灣在金控的架構下,愈來愈多傳統的銀行行員在金控重新給予每位員工不給的交叉銷售任務後,現在分行櫃台行員都要面對不同的金融產品,也有業績壓力,因此在銀行工作的朋友未來也勢必要面對很多新的新的金融商品及新的客戶需求。

CFP證照將來可以滿足金融主管在評量員工專業知識及經驗是否完足的重要認證過程。雖然考照本身不能完全取代銀行或資產管理公司本身的認證或教育訓練,但是在考量成本及效益後,有沒有通過CFP所要求的能力的確是衡量員工人力素質的重要指標。因此我們預期未來CFP考試的出現會讓金控多了一個選擇員工的重要衡量基準。目前台灣如復華金控、國泰金控、台新金控正在研擬規定將來公司內從事財富管理相關主管人員一定要拿到CFP證照。

在全球甚至有一些國家將CFP視為法定的理財顧問師證照,如果沒有該證照,不能獨立成立財產規劃公司。台灣雖然在短期內不可能完成如此先進的立法,但當CFP台灣分會努力推廣該證照成為業界標竿的同時,在客戶端一定也有非常明顯的宣勢效果,如此良性的互動,必可提供理財規劃從業人員的品質。事實上國內幾家大型金控業者在推所謂的「財富管理銀行」同時,就已經注意到客戶上門時會關心理財專員有沒有具備相關證照。未來,財富管理銀行不可能要求理財專員去考六、七張證照,反而會要求具備一張整合型的證照,一舉數得。

對CFP所要面對的客戶而言,要讓他們把錢讓一位理財專家規劃,他也要相信專家本身的經驗,而通常經驗和年紀增長有一定的關係。因此大部分拿到CFP的人年齡都在40歲以上。事實上由於比較有財富的人的年齡也不小,也大都在40歲以上,因此,太年輕就考上CFP的朋友還是要努力培養客戶及累積自已的實力,想要自已出來闖天下,年紀不可能太輕。

CFP是全球性的證照,目前全球已有超過六萬人以上擁有該證照,不過大部分CFP還是集中在美國及加拿大。亞洲有CFP的人口也不少,目前大多集中在日本,澳洲、馬來西亞、新加坡則排名在第二名、第三名及第四名。



CFP協會所強調的4E精神
一個證照要取得公信力,辦理證照機構本身就要對考證前、考證後學員的要求不能馬虎,方能成功。CFP所強調的四個E分別是

Ethics 、 Education 、 Examination 、 Experience

執業倫理道德操守(Ethics)
這四個E說起來還蠻有邏輯性的,事實上如果你的執業倫理不強的話,你是比較不適合考CFP的,因為CFP到最後賺錢的方式不外三種,一個是拿固定薪水,一個是領取顧問費,一個是領取傭金,前二者還好,第三者的傭金部分就不能和你的客戶有利益衝突,台灣目前的獨立理財顧問(附註)反應客戶還是不太願意給顧問費。領取傭金的問題就是通常高傭金的產品對理財顧問好但對客戶不見得好,所以取捨之前絕對面臨執業倫理的問題。因此有志考CFP的人,這部分可以稍為「自我要求」一下。

要修過相關課程或已取得其它相關證照(Education)

第二個是教育。在CFP的規劃中,如果你沒有取得學分認證,或是在大學研究所沒有修過相關學分,或是不具備其它證照的資格,是不能直接考CFP的,你必須去CFP協會授權的認證機構參加課程認證後,方可考試。

美國CFP有規定,如果你在大學或研究所有15到20個學分和CFP所考的科目有相關,則可以申請CFP協會認證通過,但需要一些認證費,台灣分會未來會不會這樣做值得觀察,相信應該會有這項規定。不過即使有,由於台灣過去理財規劃的相關課程比較少,因此除了保險系、財管系、財金系之外,符合這個條件的畢業生並不多。

不然就是你要有相關的證照,還是可以直接考CFP考試。那些證照符合免上課直接考的條件呢?

CFA 、 CPA 、 CLU 、 ChFC 、 FSA 、 BAR License 、 其它

如果你沒有完足的學分或是沒有相關的證照,你就得去未來CFP分會認可的學分機構修取學分,大概要花您200-240個小時的時間,一小時的成本大約是300元到500元不等。

CFP考試(Examination)
這四個E裡面其實最重要的就是Examination。

CFP考試和理財規劃人員考試有所不同,理財規劃人員考試比較注重理財各個層面的基本觀念掌握,比較注重記憶。而參照美國CFP的考古題,可以發現其題目除了也考基本觀念以外,更考綜合性的題庫,其目的是要讓一位受試者更具備解決實際理財規劃問題的能力。



「相關」工作經驗(Experience)

通過CFP的考試之後,如果你的學歷是大學畢業,則要有三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如果你非大學畢業,則要有五年的工作經驗。相關工作經驗的承認期間是考試前十年以及考試後的五年。換句話說,考試前不需有任何相關工作經驗,可是你要在考試後五年內取得三年相關工作經驗。

至於什麼是相關工作經驗呢?根據CFP協會網站上對於相關工作經驗的定義為”
The supervision, direct support, teaching or personal delivery of all or part of the personal financial planning process to a client”,而工作內容必須符合下列六個和個人理財規劃有關的過程至少一項或更多:
1. Establishing and defin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lient
2. Gathering client data including goals
3.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the client’s financial status
4. Developing and presenting financial planning recommendations and/or alternatives
5. Implementing the financial planning recommendations
6. Monitoring the financial planning recommendations

簡而言之,凡是和客戶接觸,替客戶了解其財務狀況,財務目標,並做成理財規劃推薦,執行其理財計劃和監控其理財計劃者之相關工作經驗均包括之。如採廣義解釋,則保險經紀人、證券業務員等相關工作經驗都算,但CFA認可的相關工作經驗,譬如說股票分析師、研究員或基金經理人就不一定算了。至於不動產經紀人要符合上述要件則需要以個別個案視之。會計師如果有做替客戶做節稅或信託規劃,則可包含在代。律師的行業和上述情況較不相同,應不算。

目前台灣第一次的CFP考試將於九月份舉行
相關的資料請參照下面的網址
http://www.fpa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