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3 19:34:00tansui的新聞台

很好的教育理念(童謠1987)

去年參加師大教育行政的力與美研討會時
 
在教育美學的場次中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陳院長柏璋分享教育之美也談到現今"慢學"的概念
 
當天播放這首"童謠1987"
 
今天在收集資料總算發現"它"了
 
當時聽了對歌詞的感受印象頗深
 
與各位分享
 
若葳99.1.12.
檔案有34M太大了寄不出去,請自行點選。
 
 
梁文寧 李麗娜 李麗婷 - 童謠1987
 
親愛的爸爸 給我一個窗口給我留一片還沒有 污染的天空在層層的 重重的鐵窗后讓我望一望草地上 綠色的自由 親愛的媽媽 給我哭鬧的時間讓我遲一些才學會 標准的笑臉也許你可以先給我一點空間 讓我喜歡自己 再接受文明的訓練 親愛的老師 不要那麼緊張不是所有的歌曲 都要規矩的唱一切的ABC可以慢慢的學 不要教我爭先 讓我從容一點 親愛的世界 給我一個黑板讓我快樂地畫一幅自己...  

Subject: 很好的教育理念


為善不僅是舉手之勞,更要考量對方的感受,才不會自以為在做善事,卻讓對方留下心靈的傷口。提供受助者成就感參與感,遠比單向的幫助來得重要。
 
幾年前在基隆,有位老師問我:「我任教的國中有三分之二的學生是隔代教養,家裡很辛苦,營養午餐都是政府補助。不管我教得再怎麼賣力,學習意願總是沒有起色。而且,他們還喜歡跟手頭已經很拮据的阿公阿嬤討錢,大家一起去買麥當勞,讓營養午餐白白被倒掉。請問我這做老師的該怎麼辦?」
 
這太違反常識了。電視灌輸我們的「窮孩子」形象,不是「一天只有一餐飯,就是營養午餐」,甚至「全家合吃一碗麵」嗎?我們只知道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富小孩會浪費食物,但這些學生接受政府補助營養午餐、是低收入戶,怎可以這麼「討債」!還有,這樣對辛苦養他們的阿公阿嬤未免太沒心肝了吧!
 
文學大家歐威爾的怒吼
 
其實,只要讀過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膾炙人口的回憶散文〈童年記趣〉(Such, Such Were the Joys),就可以理解基隆那些孩子的心態。標題說是記趣,其中記錄的童年回憶卻件件都令作者髮指。歐威爾八歲就被送進一所學費昂貴的住宿學校,他家境不如同學優渥,卻因為聰明而獲得減免學費;學校也加倍要求他的課業,為了讓他考取獎學金,將來才可一路從伊頓公學念到牛津。
 
文中的歐威爾討厭死了老師常掛在嘴邊的「考上好學校是你的唯一出路」這種話。當他想買玩具,老師說:「你知道你父母的經濟狀況不允許你這麼做。」亦讓他恨之入骨。沒考好時老師打他屁股,但是挨打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邊打還要邊耳提面命:「你有沒有想想我們為你所做的一切?」他認為這些都是要他記住,學校收他是為了幫助一個窮孩子有光明的未來。種種羞憤都跟著他長大,讓他在過世前不久寫下這篇〈童年記趣〉,並囑咐在他死後發表。即使死了,他仍要對當年虧待過他的學校和老師發出怒吼。
 
發表後引起的迴響很有意思。許多同學都出來幫學校說話,歐威爾筆下面目可憎的老師在別人的回憶裡卻是和藹可親。亦有歐威爾的童年好友回憶,歐威爾當年在校就跟平常小孩一樣活潑愛玩,全不似文中所描述的擔驚受怕。大家都不知道歐威爾的回憶怎麼會如此扭曲。只能說「怨毒之於人甚矣哉」。
 
一種可能,是這些同學當年家境較佳,所以不懂貧家子弟的感受。第二種可能,是歐威爾異於常人,而且多年深藏不露的羞憤之氣可能是他的成功關鍵。他就是因為對任何與不平等沾上一點邊的暗示都格外敏感,才會奮發向上,成為以《一九八四》、《動物農莊》名留青史的文學大家。
 
對貧窮恨屋及烏
 
很諷刺,嚴格說來歐威爾並不算貧家子弟。他父親是帝國駐印度的公務員,應該算小康之家,他的窮只是與同儕相對而言。這就頗堪玩味了,如果連歐威爾這樣名列前茅的聰明小孩,都會因為相對的窮而討厭聽「考上好學校是你的唯一出路」,基隆那些國中生既是低收入戶,又缺乏父母陪伴,功課也不好,他們聽到「窮孩子的唯一希望是教育」會做何感受?
 
那些孩子把營養午餐倒掉,不是沒心肝。他們只是和歐威爾一樣恨死了貧窮,然後恨屋及烏,連帶把營養午餐也恨進去。吃接受補助的營養午餐代表他是「需要幫助的人」,而這正是他最厭惡的標籤。你可以說他幼稚,但這種對「嗟來食」的排斥也許是健康的。不然,如果從小就認定「反正我就是個需要幫助的人」,要如何萌生向上的志氣?
天底下小孩的共同特徵之一,就是覺得未來太遙遠。考試當前總是臨時抱佛腳,原因就在此。對經濟劣勢的學生說「好好讀書,將來才能擺脫貧窮」,對他來說意義太空洞了。更糟的是,他對貧窮的恨屋及烏可能不只營養午餐。聽到「送舊書去偏遠學校」,也可能讓他更不想去碰課外書。「憑什麼別人可以吃麥當勞,我就不行」的延伸,不就是「憑什麼我只能讀別人不要的舊書」嗎?你說「窮孩子的唯一希望是教育」,自以為是激勵,聽在他耳裡搞不好是羞辱和打擊,你愈講他就愈想中輟去加入幫派:「有錢的小孩不會讀書也很有希望,我在你眼中則沒任何希望。」
 
我的意思,當然不是政府應該停止補助營養午餐,或大家應該停止捐書去偏遠學校。我只是指出,沒嘗過貧窮的人往往把貧窮想得太簡單,以為只要捐錢、捐書,或者再加強課輔,就真可以把窮孩子拉上來。
 
讓經濟劣勢學生擁有成就感
 
我沒有萬全的解方,只想給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創業家建議一個方向而已。我認為,讓這些小孩知道「我也有能力幫助別人」,可能和關心他們的課業一樣重要。我知道很多學校都有組織學生做志工,著眼點常是為了發揮愛心或回饋社會。但針對經濟劣勢學生而設計的志工內容,一定要多花一點巧思,要有挑戰性,才能給他們成就感和參與感,甚至覺得很酷。讓孩子去風景區做衛生志工,講明白點就是撿狗大便和掃廁所,只會讓他們覺得羞辱和剝削。但如果是訓練他們做導覽,一開始要吸收很多知識,他們也許會覺得難,但做到了就會加倍有成就感。許多博物館的導覽志工都是富太太搶著做,為什麼不保留名額給願意接受挑戰的低收入戶子女?
 
舉一個例:台灣企業經常招待弱勢小孩看表演,這是發揮愛心、回饋社會;但英國卻有一群劇場工作者,特地到街上去招攬遊民,把他們組成「紙箱公民」(Cardboard Citizens)劇團,一起讀劇、綵排、動手做道具,巡迴學校、公園演出。對遊民來說,演戲不只是很好的人際互動和心理治療,演完走進觀眾席討賞,感受一定和站在街頭乞討很不一樣。這就是成就感和參與感。
 
適合國中生參與的社會志工有哪些?除了演戲,我還想到教老人上網、教外籍配偶中文。有些志工類型一定會讓青少年自告奮勇,但其他的或許感覺上不夠酷,不夠酷就可能讓低收入戶子女有被逼迫、甚至被剝削的感受。那麼「製作可愛動物造型的餅乾拿去義賣」呢?夠不夠酷?其實,只要動動腦,也有可能把不酷的東西變酷。最好的例子在馬克吐溫的《湯姆歷險記》中,湯姆只是想個點子,就讓一大堆小孩排隊付錢來幫他粉刷圍牆。
 
俗話說,做善事只要舉手之勞。我懷疑這句話。我比較相信「做善事需要貼心和創意」。基隆那些孩子的暴殄天物,還有歐威爾的終身羞憤,緣由可能都出於好心人的為德不足。英文有「do-gooder」一字,很可惜在中文尚沒有相應詞。它專用來指一種好心人,因為想得太單純,自以為在做善事,對方卻沒受益。以現在的趨勢看,貧富差距為教育製造的問題只會愈來愈棘手,因應之道自然也不該還停留在do-gooder的層次。除了補助營養午餐、送愛心(或舊書)到偏遠地區、加強課後輔導,需要我們動腦的地方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