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7-25 22:01:55尚未設定

全國首座風力發電機組開工動土

 【記者陳永固澎湖報導】全國首座風力發電廠昨日進行開工動土典禮,正式開啟我國風力發電新紀元。新建工程雖屬研究發展性質,但因所採用機組為目前先進之科技產品,待未來順利完工、運轉後,將可建立「綠色能源」發展的里程碑。
 台灣為海島地形,每年約有半年以上的東北季風期,夏季亦不乏西南氣流吹拂,沿海、高山及離島許多地區之年平均風速皆超過每秒五公尺,風能潛力相當優越。根據調查顯示,台灣年平均風速超過每秒五公尺的區域總面積約二千平方公里,其開發潛力的風能估計為一○○萬瓩。例如新竹湖口、關西台地部分山區、中南部海濱、恆春半島及離島地區,都很適合開發風力發電。
 由於風力發電於台灣尚在起步階段,如台電曾於七美設置的機組,即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另方面,澎湖每年東北季風期間約有半年左右,風力資源相當豐富,且風力發電無燃料及溫室氣體公害等問題。因此,此次工程特以研究發展性質,選擇於符合風力發電條件之中屯村,並採用最新無齒輪式設計、電子變頻器控制、自動轉向迎風及葉片角度自動控制之發電機組;其主要目的即是希望能透過最新的先進科技來增強發電效能與整合,以落實「綠色發電」的開發,兼顧生態環保與地方觀光產業發展需求。
 據了解,目前全世界風力發電最多的國家首推「德國」,其全國風力總發電量為四六三萬瓩;其次是美國的二七二萬瓩;第三為丹麥的一八五萬瓩,亞洲部份則以大陸居首,日本次之。而自一九九三年起至去年年底,全球之風力發電平均成長率約四○%,據歐美風力協會評估,往後十年之年成長率約廿%。澎湖中屯風力發電機組開工後,台電公司亦著手規畫本島之風力發電廠;目前正於屏東、新竹及宜蘭等地進行風力發電機組之廠址探勘,未來更將朝多元化、低污染之能源發電發展。
 至於在風力發電發展趨勢方面,除為未來全世界減少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策略之一外,其提高風力發電對電力系統之容量比例、往海岸線及海面發展、發展高效率及大容量之渦輪發電機等方向,更是深具競爭優勢的綠色能源。其優點則包括有:不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最省水資源(最符合澎湖現地要求)、無幅射污染、對環境衝擊最小、對野生動物之影響最小、九八%的以上之高可靠度…等。
 欣見台電公司能優先於澎湖研究發展風力發電設施,同時期待未來不僅為電源開發及綠色能源找尋到新的出路,更能為澎湖增添新的地理景觀;將來甚至還能進一步結合地方產業或文化資產,發展出嶄新的觀光旅遊景點。

圖片說明:新建之「澎湖中屯風力發電機組」鳥瞰圖。《記者陳永固澎湖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