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7-25 01:54:50尚未設定

澎縣府昨放流梭子蟹苗

 【記者陳永固澎湖報導】澎湖縣政府繼去年的「一九九九澎湖海洋年」放流魚苗活系列活動之後,昨日下午再度於馬公市西衛海域實施梭子蟹苗海上放流活動,期藉以活化海洋生機,增殖水產漁業資源。
 昨日放流之梭子蟹(俗稱沙蟹)係由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自行研發培育完成,總數達一萬二千餘隻(蟹苗體長約一公分,培育期為廿四天);為澎縣海域中的高經濟價值蟹類(成蟹市場價格可達每斤三○○元以上)。其培育過程為先行向漁民收購抱卵沙蟹,待蟹卵成熟、孵化後,再施予人工育成。另因繁殖期已過,完成產卵「任務」的沙蟹種母,亦於昨日一併放流。
 昨日活動雖是海上放流活動,但為使放流作業順利進行及兼顧蟹苗成長,因此特地選擇於西衛海域的潮間帶進行,同時未安排其他宣導活動或開放民眾自由參與。活動於下午二時起,由工作人員將沙蟹苗移入佈滿海藻的放流箱內,隨即以人工方式推至潮間帶水深處,並一一將蟹苗散佈於海水中,而蟹苗們在接觸海水後,亦本能地迅速潛入海底,完成回歸大海的任務。
 澎縣農漁局局長許文東表示,海洋資源雖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仍禁不起不當的漁撈行為(如毒、電、炸、三層網等)。儘管縣府近年來投注大筆經費積極從事魚苗放流與投置人工魚礁,但想要獲致相當成果,則有賴全體鄉親的積極配合;如放棄「毒、電、炸」魚之違法撈捕,或是「抓大魚、放小魚」等策略之運用。唯有全面提昇鄉親的保育觀念,配合政府復育措施,方能為澎湖水產種苗繁殖與海洋資源復育寫下歷史新頁。
 
圖片說明:工作人員展示沙蟹種母。《記者陳永固澎湖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