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1 10:33:07高木

隨和


我小學拿了兩、三次群育獎,老師的評語往往是隨和、開朗、朋友多(成績不好,只能寫這些不痛不癢的評語),當過帶遊戲的頭頭。但是我今天認真檢視了一下自己,真的變得非常多。回想過去自己的個性甚至有點不喜歡。隨和以前是我所自豪的,現在在我的解讀中變成了沒有個性,對於一個沒有個性的人,說真的沒有人會真的尊重他的時間、感受與需要。我認真想著,我往往會優先配合一個嚴謹而有要求的人,配合他的時間與需要。

我有時候會多少被評為過於主觀、自以為是或者是過於尖銳,很多人非常怕這種批評,但我非常能夠虛心接受。我沒有任何一點的不開心,因為我終於甩掉了隨和這個標籤,這是我花了十幾年、二十年終於甩掉的包袱:有自己的個性、想法,有勇氣說出不同的意見,並且勇於就事論事甚至質疑別的說法,才是我現在想要的標籤。

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其實對於批評就能作有意義的檢討:所有的評論和想法都是主觀的,不論是引用任何客觀資料都涉及主觀的篩選。關鍵不是主觀與否(偽稱自己客觀的人,多半都帶有詐欺),而是說法有沒有根據、能不能立足。說法若有理有據就沒有必要擔心這樣的評語。但若是說法充滿偏見,不附理由,那本身就毫無可採之處,批評其主觀或自以為是甚至是浪費時間了。至於尖銳這一點,關鍵要看的應該是究竟是不是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如果對人不對事,就算意見再溫和都是低價值的意見。

當然,主觀或自以為這一點,也要瞭解別人不喜歡自己(這一點才是最大的,我對自己不喜歡的人也會盡情在我的誣陷)或是不喜歡自己的結論(多半人無法回應理由,但就是不滿意結論)或態度(態度事程序要件,沒有好的態度就一定會有額外風波,只不過一般人不願意承認就是討厭別人的態度,會扯東扯西來遮掩這個事實。其實我覺得不喜歡態度就是不喜歡,坦率直言就可以了,到今天我也會直說,我不喜歡你這個態度)。如果這個層面,那從這個方向去改進就可以了,而不是援用客觀依據,因為事實上對方要的不是客觀的層面,批評意見主觀只是一個幌子罷了。

不知道未來我會不會又想要甩掉現在自己身上的標籤,會不會將來又重新回到追求兒時那種自然可愛的評語。拜託不要。

上一篇:批評

下一篇: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