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3 23:25:40高木

【告白】觀後感


我是看完了小說才看電影,就我的印象中,很少有電影能夠比原著小說成功,因為電影很難表現內心世界,而且想像空間也因為畫面有所侷限。不過這部電影我覺得電影比小說好看,拍攝手法非常細膩,縱使很多東西沒有說出來,但也容易連結,不會有太過難以推敲的地方。

【告白】可以算是近期較出色的作品,之前有一部作品【徬徨之刃】,點出了對於少年法的質疑,但是主要還是放在男主角(受害人)的單一觀點,所謂徬徨也只是在法與情感之間的動搖,相形之下就遜色很多。

【告白】探討了許多問題,也許是太多問題了─復仇與應報、被害人感受、學校霸凌、媒體角逐腥羶色、單親問題、母親遺棄、少年法的過度保護、盲目的熱心、青少年崇拜、被朋友背叛、父母溺愛、怪物家長─幾乎是把所有日本當前受到質疑的問題,全部一股腦的搬上檯面,也同時留給讀者、觀眾思考:最後這些結果應該歸責給誰?

到底是自怨自哀又過度自戀的少年A、在溺愛下長大渴望別人認同卻遭背叛的少年B、對少年A先充滿偏見,而後滿腔仇恨的老師、內心受到扭曲成為報復工具的同學們、遺棄少A還是不斷寵愛少年B的兩位母親、是為營造熱血教師形象的老師、過度渲染少年法效應以及報導血腥新聞的媒體,甚至全部的國家構成員?不過這正是它致命的缺點,設定的背景太複雜,一次點出太多問題,導致每個問題都被模糊掉,最後反而容易造成讀者見樹不見林的速斷,諸如:大快人心的感想,反而是把作者設定背景事實的原意給忽略了。

另外一個我覺得仍然稱不上出類拔萃的原因在於,近期的作品都是以日本社會較為凸顯的問題作為討論對象,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模式,欠缺一種對於根本的質疑:諸如對於霸凌的譴責,卻沒有真正探討霸凌的原因,如同儕效應、教育的控制功能、學校管理的極限。諸如對於少年法的質疑,卻沒有真正探討是少年法本身規定的問題,還是社會群眾或者是媒體的效應。這一點很有趣,我常常在想日本青少年的犯罪問題,真的是少年法宣示了青少年可以犯罪,還是少年透過諸多媒體、作品、投書文章塑造的社會印象所產生的問題。更進一步的思考,還有反過來,把青少年當作成人審判的問題也可以點出來。

這些對於單一作品而言或許過苛了,但是畢竟我還是期待看到更進一步的作品。最後節錄一小段李柏青律師在小說徬徨之刃導讀的【罪與罰的掙扎】:又或者是說,如果我是長峰,我會殺了那兩個人渣;如果我是警察,我會在逮捕他們時痛打他們一頓;如果我是檢察官,我會求處兩人十五年以上的徒刑;如果我是法官,我會依據以往的慣例判處十二到十五年的刑度;如果我是辯護律師,我會竭力去爭取將刑度降到五年以下;如果我是犯罪者的父母,我會堅稱我的小孩是清白的。那如果我只是個讀者呢?我會好好欣賞這部作品,然後祈禱這樣的事情不要在現實世界中發生。

我覺得任何一個最後會討論到正義的問題,都逃不出各司其職四個字。各司其職不是實質的答案,只是一種手段,有點像是憲法權力的分配與屬性,談到最後說不出個實質的答案,於是丟出了動態平衡理論一般。

上一篇: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