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01 02:00:22高木

今天,我的信念敗了一場仗

我越來越對「正義」感到懷疑。

有重大爭議的時候,政府卻在未釐清前,為了迎合民意、討好民意,就可以作出決定。而所作的決定,充其量也不過是柿子挑軟的吃:選擇釋憲授權程序補正這個時點、未獲合法授權的對象予以執行。據聞,張俊宏則於4月26日出具親筆簽名之授權書,表明願意釋憲,如果釋憲的權利都可以被閃電執行予以否定,那程序權利也不過是笑話一場。

依法行政?法治國家?如果我粗淺的法學知識沒有理解錯誤的話,「依法行政」和「法治國家」都是為了確保人民基本權利不受侵害,不淪為國家機器刀俎魚肉、成為客體,現在卻反而成為剝奪人民生命權利的正當化事由?那這些理念還真是笑話一場。這些官員,從總統到法務部官員,據說都是法律系畢業,在學理上是法律系的恥辱,現在卻成為社會的榮光,以後那個傻瓜還要談實質一點的事情。

死刑與否確實不是對錯問題,但是社會應該對話、辯論、分析,這些責任政府責無旁貸。最離譜的是,死刑存在與否,涉及的問題是多元而結構的,這些必須逐一釐清。和死刑犯本身有多壞、做了多少壞事,這兩件事情不能就此劃上等號。這種「壞人論證」—只要舉證一個人有多壞,制度的正當性就完全證立了—充斥在我們的社會,幾成主流輿論。一如,羈押制度本身合不合理和陳前總統是否涉案、其是否是台灣民主舵手或者是萬惡淵藪與否,根本是兩碼子事情。

姑且正義能不能被具體化,我相信如果我們想要奢談「正義」,必然是在一個理性、辯論、對話的狀態下,或許才能觸摸它的外圍。看看那些充滿情緒、惡意、卑劣、見血的語言或文字,在這樣的情境下,我想連談正義這個詞都是對此的一種羞辱。

我感到沈重、悲痛,不是為這些死刑犯而重而悲,而是為我們的未來而重而悲,或許這是我不成熟、幼稚的感受,也或許是我上面對正義的想像全部錯了,「眾志成城即為正義」。

我有我的信念,我也尊重不同的想法,我以為中間的說理是可以隨著社會的對話相互影響的,但我是只能說:今天,我的信念敗了一場仗。

但是我仍然相信不久的未來仍然有對話的機會與可能,也仍有改變的契機,今天打輸了,明天一樣可以贏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