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1 01:44:19高木

雜談東吳


個人認為三國時代最重要的三場戰爭,分別是: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以及公元222年的夷陵之戰。這三場戰爭各代表了不同的意義:

1、官渡之戰使曹魏集團統一華北大平原,使魏晉奠定了統一的基礎與體質(當時黃河流域比長江流域發達);

2、赤壁之戰使曹魏南伐野心粉碎,確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使東吳割據荊、揚、交州(看似有三州,但交州支配程度相當有限),蜀漢佔據益州,形成數代僵持。

3、夷陵之戰使蜀漢一代精銳盡折(蜀漢雖然宣稱七十五萬大軍,但是從建興年間的人口反面推敲,蜀漢當時東征的軍隊至多只有十五、六萬),使得原本體質即屬三國最差的蜀漢,確立其無法一統的勢態。

最重要的三場戰爭中,曹魏參加1、2場,東吳參加2、3場,蜀漢參加2、3場,其中曹魏1勝、1敗、蜀漢1勝1敗,只有東吳是2勝。然而東吳在三國迷眼中卻是雞肋國,一般大眾鮮少有特愛東吳的(像是我從小受到三國演義的濡染,感情上仍然比較青睞曹操、諸葛亮)。

我想正史中陳壽以曹魏為正統(因為他是魏晉以下)、鑿習以蜀漢為正統,司馬光最終認為曹魏為正統,寫了一大篇文章用以說明(相關可以參考梁啟超的【論正統】,是一篇說理清晰、批評中肯的文章),東吳沒有人爭執(你就是割據勢力);稗官野史小說話本中,以羅貫中為首,也完全是以蜀漢為正統,與逆賊曹魏血戰,諸葛亮死後劇情即草草了結。

事實上東吳在最重要的戰爭上取得2勝,人才濟濟、英雄集結方是事實,甚至是遠勝於蜀漢的。其中孫權有針對外事重臣發表過一篇談話,不過我手邊沒有資料,憑印象所記。大體是說,東吳在孫策死後,孫權即位首先仰賴周瑜,周瑜智勇雙全,英姿煥發,在赤壁之戰擊敗曹操,奪下樊城,可惜很年輕就去世了;

周瑜臨死前推薦魯肅,魯肅第一次與孫權聊天就聊到帝王大業,使孫權非常高興。之後赤壁之戰開啟,只有魯肅秉持東吳利益,認為要與曹魏一戰,但是魯肅在對蜀漢的荊州策略失敗了,不過孫權並不怪他(其實孫權在該席話中屢次提及,反而證實了他真的很怪他!),魯肅謙虛有雅量,能夠用人,與他共事者都能夠勝任愉快;

魯肅臨死前推薦呂蒙,呂蒙年輕時給孫權的印象是果斷有魄力,但是僅只於此。然而之後碰到呂蒙,呂蒙謀略出眾,僅次於周瑜,但是沒有周瑜的英姿煥發(英姿煥發也是有加分就是了!)。」

之後呂蒙臨死前推薦陸遜,陸遜在夷陵之戰證明了他擅長大軍團作戰,也是曹魏軍隊最畏懼的東吳英雄。仔細來看,其實東吳能夠在關鍵戰爭中取得2勝並不是巧合,因為東吳的接班是最嚴謹而穩健的。外事部分: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之後在陸抗之後,諸葛恪以下就不行了)內事部分:張昭→顧雍(其實這兩個人是同期,孫權稱帝後命顧雍當丞相,他說我怎麼會不敬重張昭呢?只是丞相是百官之首,張昭個性太強烈,要是我不能接受他的意見,恐怕君臣兩面相處會很痛苦),關鍵重臣接班之完整是三國之最。

而子嗣繼承方面,因為孫權年紀比較曹操、劉備小了二、三十幾歲(曹操統一北方都五十好幾了,孫權即位才19歲,張震的生嫩扮相真的不錯!),所以能夠使得接班的問題在東吳的衝突沒有那麼劇烈。然而孫權晚年昏庸殘忍,又有在處理接班時又不夠明確,這算是滿可惜的事情。

相對的,曹魏人才濟濟但是接班較頻,曹操接棒曹丕,曹丕在夷陵之戰沒有依照劉曄的建議果決直攻東吳,反而以東吳臣服沾沾自喜,在關鍵的時間點犯了關鍵的錯誤;曹丕接曹叡,曹叡才幹優秀,但是喜歡堂皇的建築,性情也較為殘忍。從三個國家整體的接班來看,曹魏的接班其實是最好的,但是接班可能產生的缺失也在曹魏中凸顯的很明顯(之後接曹芳就是悲劇)。

至於蜀漢就不用說了,蜀漢人才未若曹孫,關羽之後,諸葛亮獨攬支線,死後楊儀暫代後由蔣琬、姜維接任,蔣琬死後油費禕接任,蔣、費都是治國有餘,進取不足的人,縱使加上姜維,也無法與陸遜、司法懿相提並論;接班給劉禪更是三國之末。

若將時間軸拉開來看,我個人認為東吳的整體表現其實是遠較蜀漢為優的,身為東吳大學的校友,我與有榮焉。這篇文章的收尾實在是草率。

上一篇:助理心得

下一篇:浪漫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