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20 21:56:30高木

「很淺」談火鳳

考試很忙,火鳳二十六集上市了,看完之後忍不住想要數落一下陳某。我不知道為什麼【火鳳燎原】會得到那麼高的評價,我認為它太愛表演了,想要燃燒得像是浴火鳳凰,但是火勢不夠強、不夠持續,反而詮釋的有點造作。

對我而言,陳某設定最有意思的是張飛的設計,試圖去顛覆一般人對於張飛魯莽暴躁形象,這種躁原來是一種掩飾。但是曹操的熱與狂、劉備的矛盾躊躇—三國時代最有魅力的的兩個人—的形象設定仍然較為俗態,不脫三國迷的基本想像。曹操的形象要扭轉比較困難,資治通鑑裡面,曹操有寫一封信表明自己對漢室的態度,真摯感人,挺有意思的。

另外一方面,劉備卻一直是很有爭議的人物。尤其是眾多設定都不脫相對曹操與劉備的惡與善、霸權與王佐、新朝與復漢、狠勁與仁慈、果斷與優柔。事實上,劉備在正史上倒不是以興漢為己志的,從急著稱蜀帝,竟然被三國演義硬改成「不得不稱蜀帝」,就可以知道劉備的設定有太多可以顛覆一般人看法的常識基礎。

其實最讓我覺得造作不堪的,就是很多人都覺得很屌的八奇設定。八奇的設定強化了某些智囊,高昇了所謂的「八奇的思考領域」,卻也因此造成了智囊之間必須存在的高低隸屬與階級關係。八奇的設定,必然必須要有高下,從「城下一聚」解謎一案,為了凸顯鳳雛、臥龍以及「火鳳」的程度,就必然必須將他們做成智能程度的差異。

可是其實這種智能的劃分是最沒有意義的。在表現個人能力上,各自專有的領域,以及受到非智能因素所影響的起伏波動其實更能表現出競智的好看。我們不會要張良和韓信比大軍團作戰能力,不會要韓信和蕭何比後勤補給,不會要蕭何和張良比運籌帷幄,因為術業有專攻,強化八奇的地位,必然必須低化他們所認為的名主,事實上八奇只要手上有大軍,名主存在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另外,陸遜、魯肅、徐庶、張昭等等又為什麼被排除在八奇之外?事實上,擅於大軍團作戰的(周瑜、陸遜),本來就不會和策略規劃的(荀彧、諸葛亮)去作直接的類比。前者更適合和關羽(在火鳳裡面又變成武夫了)、曹仁、呂蒙等作比較。

前面都不是我想討論的,只是正好提到這裡,所以忍不住發一下牢騷。其實我最想批評的,是陳某對於歷史以及史官的一種反動,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陳某就是那種極端的人,對歷史和史官的質疑是非常正確的,可是歷史的記載「必定」弱化某些人就是一種錯誤信仰,這就是「盡信書」→「不如無書」→「不盡信書,但讀書」的層次區別。

陳某在火鳳的敘述裡面,不斷惡化歷史和史官的地位,從「歷史必定是勝者的記載,勝者必定惡化敗者的地位,使其邪惡化」的價值觀出發,認為「能夠進入歷史記載者,必定有其特別長才,怎麼可能一文不值?」的結論。

其實這就是最大的誤解,歷史不可能只有人傑的記載,而是必須具有特殊性,陳某不知道「傑出的失敗」更值得在歷史裡面記載,而「過人的愚蠢」也比「尚可的出色」更值得大書特書,所以歷史會書寫的東西可以是知興替、明得失的,當然不可能只有正面的例子。

當然某種程度而言,勝者一定會透過歷史去優勢自己的地位。但是並不是絕對的,在唐朝以前史官都具有一定獨立的地位,所以品質其實難以保證。可是在火鳳二十六集裡面,我們可以知道陳某沒有好好研究西漢史,劉邦的地位真的有被司馬遷品質保證嗎?又沒有在資治通鑑裡面,因為前人的美化,而使北宋的司馬光無從記載負面資料?

事實上劉邦在歷史並不光彩,雖然有龍種的奇怪記載(這當然是神權的正當性基礎),但是卻沒有忽略了劉邦的悲賤出生,以及他的粗俗用語。朱元璋雖然仇視自己的出生,但是我們每個人都透過歷史得知他以前是黃覺寺的光頭,劉邦和朱元璋為什麼不洗刷自己不光明的過去呢?

史官獨立的基礎,在唐朝唐太宗時代瓦解,因為李世民和房玄齡詢問可不可以看一下史書對自己的記載?房玄靈徹夜修改,歷史記載更動了不少的篇幅。結果李世民成為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名君,但是這個干涉的紀錄卻也留存。事實上,之所以要房謀杜斷,就是因為房玄齡思維廣,但是個性上比較軟弱,所以不能作決斷。這也是他不能嚴拒李世民的原因。

陳某在書裡面寫:「歷史就是這樣子,秦始皇聰明絕頂,教出來的兒子又怎麼可能是『肆志寵樂』的蠢人?」天啊,陳某,請問天下敗家子依照這種邏輯,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上一篇:力力不胖

下一篇:好厲害的警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