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8 00:41:22高木
先入為主
「你知不知道,影響一個人判斷力最大的因素是什麼?就是一個人的主觀!假設路上有一個撐著傘走路的人,她手上的傘不大,可是她的鞋子卻一點也沒有淋濕,而且還走了一公里遠。妳說為什麼?」
「大概是因為她穿了很長的雨鞋吧。」
「不,因為那把傘是陽傘。人一聽到『傘』,直覺認為『外面一定下著雨』,一旦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那麼你永遠也找不出正確的答案。」
節錄【感應少年】
這一段話只是重申我們的主觀常常在一開始就帶我們迷失了方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沈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lambs),這一部小說將FBI將罪犯作出各種區分,以致於一開始就認定錯誤,而始終無法逮捕兇手的劇情寫得入木三分。
一開始,FBI鎖定兇手一定是對豐腴的女人具有某種程度的性渴望,而剝開她們的皮膚如同取得她們的性器一樣,是一種戰利品般的表現。這一種先入為主的判準其實是有一定的價值的,因為具有統計學和心理學的基礎,至少他們在判斷案情時,能夠處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案件,而且不會如無頭蒼蠅一般無所適從。可是就僅此於此,既然一開始就錯了,遑論之後能夠得手。
兇手水牛比爾的目的從來就不是那些女人的本身,而是女人身上的皮膚,用以製作一件屬於自己的皮膚,滿足自己身不得女人的遺憾與悔恨的變態反應。日本著名的【三億元搶案】一樣,警方一開始就把案子想單純了,反而被線索搞
得如無限迴圈。
其實這些故事都是從犯罪或是警匪片出發,事實上生活的實例更是清楚,像是原本你只是一個傻不楞登的小毛頭時,你自己就是顧客,你可以瞭解顧客的需求是什麼。你甚至很清楚,只要這家店做到什麼程度你就會來消費。但是你一旦成為經營團隊的一員,你就再也不知道顧客要什麼了。因為你所謂的顧客需求,其實還是從你自己供給的習慣與能力去自限假設。
同樣的,當你是選民的時候,你很清楚政客開什麼支票給你,或是做哪些政治表演的時候你會投他一票。可是當你成為政客的時候,好像明明可以很輕易的取得民心,卻總是做一些…適得其反的事情。有時候我滿訝異的,政客的團隊在做決定之後,竟然完全不確定這些決定的影響力。
我覺得我們永遠需要一些遠離自己的諮詢者,能夠告訴你你已經迷路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