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育 - 安親班餵童管制藥
繼去年在補教界出現南部某機構
自稱為潛能開發的成效
卻過度使用外力引導孩子的行為
反造成學童身心受創
今又傳出台北縣中和驚傳一家安親班
為方便管教小孩
竟然把治療過動兒的三級管制藥品「利他能」拿給孩童服用
昨天一大早看到這篇新聞
踏達團隊的大家都驚呼連連
怎麼會有這樣不適切的教育者在傷害孩童;
怎麼會有這樣不適切的手法來提升管理成效;
這樣的思惟、這樣的行為,
皆是超出社會可接受的標準
又為何可以被進行了兩年後才東窗事發?
在汲汲營營忙碌於增加經濟收入的家長,
將所有教育孩子的責任和希望寄託在補習班或安親班,
輕忽機構單位是否有立案證明;
輕忽孩子是否有些許異常變化和行為出現
而師者,所謂傳道、授業、解惑也。
卻因圖利、便己管理,
利用不當藥物用來控制一般正常孩童
被蒙蔽的雙眼 視而不見 藥物濫用對孩子的傷害
令人感到沉痛
踏達團隊的最高領導者卻要我們反求諸已
重新檢視、省察協會服務的方法。
提醒自身要堅持服務和教育的品質,
強過一直去放大、批判他人的錯誤表現
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提倡的冒險體驗教育
是由服務對象自我界定可嘗試去突破 去冒險的界線
或許對於孩子而來 可以靜下心坐在椅子上三分鐘 (以前只有一分鐘)
對孩子而言就是冒險成功
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提倡的冒險體驗教育
是透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緩緩進行之
因對於人的慣性習慣和態度要去嘗試改變
絕不是"引導者"或"教育者"讓孩子改變
而是協助孩子找到自身力量、
或是透過活動體驗去自我觀察還可以提升的能力有哪些
讓孩子自己去改變!
台灣冒險學習發展協會提倡的冒險體驗教育
喜歡透過大自然場域和走出家裡和家長的範圍
(大家應該有默契地知道孩子在家長面前才是最不自然的!
《透過新穎又好玩的活動設計,青少年共同享受"團隊合作"的成就》
《不給予任何的幫助,青少年總能經過團隊討論後,衍生出生活的
技能,且學習結果如何都能欣然接受的喜悅》
《盡情享受後,也要有所付出。活動在外住宿能夠自己折棉被,
是對於民宿主人的感謝,是對自己享有資源而負責的行為》
《透過冒險體驗的引導,就算在教室,青少年也可以自然地嘗試打開心結,
和母親說些甜蜜的悄悄話 》
在大自然裡頭的學習會很自然
孩子可以在不受限、不受注視的環境
自然地尋找、學習、感受、發展出可以獨立生活的契機
或許服務的對象在活動中只是看到有同學會願意跟自己說話;
或許只是因為收下了一句來自他人的讚美;
或許只是在社區參訪中關心了素昧平生的老人家,
你卻不能去計算孩子在哪個點感觸到願意改變想法
因為改變是來自於孩子的自發,
少能被拿來有一定的標準量化。
更遑論是要經過他人來成就顯著的改變成效。
改變可以是溫和漸進、也可以是激昂澎湃的
端看學習的對象想要如何去嘗試突破自我設定的範圍
唯有透過自發性的學習經驗 才會被孩童(青少年)所記取
善用於面對接下來人生的挑戰
上一篇:幸福餐桌 - 今天上菜!!
下一篇:規矩是最好的禮物 -- 親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