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六號日記─I’m Here
I’m Here
Spike Jonze
2010
Please watch this 30-minute film from http://www.imheremovie.com/ while CONNECTING to Facebook to get the full online cinema experience before reading my essay below.
Many thanks.
第一次認識Spike Jonze是由 “Being John Malkovich (變腦)” 的導演
再一次也是 “Adaptation. (蘭花賊)” 的導演
(最近則是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野獸冒險樂園)”)
驚呼電影裡無法預料的轉折
不過
其實這兩部作品真正大出風頭的是它的編劇
Charlie Kaufman
無論這些故事安排是誰出的點子
都表明這兩位人物的敘事架構不會巴著觀眾的胃口
至少不會是大多數的觀眾
之後迷上Spike Jonze是經一系列Director Label DVDs
七位MV導演的作品集
這才曉得短片製作是他的專長
電影不過是副業
同業介紹
點進I’M HERE的世界
這是ABSOLUT VODKA出資製作的短片
Spike Jonze編導
在三月刊上網路
把ABSOLUT VODKA和Spike Jonze湊合
第一感受真是驚訝
將重要的民生用品宣傳大任交給Spike Jonze不知道會是什麼景象
待我點進連結
在「進場」過程就讓我磕頭臣服了
好棒啊
雖然懂得製作原理
但是親自由視覺感知就是能萬般佩服
半小時robots’ romance
「散場」後直笑男角的癡
並且再神遊為他的後果編寫慘痛的結局
直到深夜工作結束
倒在床上
仍繼續揣測robots’ tragedy
比較哪樣的發展最攝人
忽然
專注到我面前人的背影
一尊安靜的睡姿
頓時
所有的推演雜念消失
那首短片裡輕輕的背景音樂開始在周圍放送
漸漸令我瀰漫睡意
隔天
一整天的工作都很安靜
是心靈上的靜謐
當晚又再進場看一次I’m Here
體驗截然不同
睡前
一樣思考解釋我的觀後感
好像得到與前晚相去甚遠的論點
第三天
一整天的工作還是很安靜
依舊為心靈上的靜謐
並且慢慢釐清這兩相不一致的觀影感
自視為高開放性的個體
人際親密思路卻還是默默地接受一些成見
被此羈絆
或許癡等於受騙的單線推理該改正
沒這麼陰險
至少機器人們心思很好理解
簡單的0, 1機制
單純的動機
一點都不複雜的情感
而且是純粹精神性的情誼
單、純、簡這些字變得好陌生
腦袋書頁上的印刷字體越來越不清晰
它的釋義已模糊
警惕我應一筆一筆地修復這些經驗
重新體會可能微不足道的感動
我回神時
正以手指於面前的背上不知進行什麼筆劃
吵醒她了
回過頭惺忪望著我
我沒反應
她又別過頭繼續睡
停指尖一會兒
我仍在她背上書寫天書
就是單純的想碰想寫
沒什麼理由
上一篇:《0103》六號日記─點名遊戲
下一篇:《1118》六號日記─弔念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