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2 10:47:11台灣之子

尋找共同願景

尋找共同願景

■ 錢橙山

過度強調「本土政權」,本土兩字反而成為政客操控政治、圖利的工具,現在甚至要變成貪瀆的避風港。更嚴重的是,本來並不存在的族群問題,竟因此成為台灣社會最大的困擾、政局不穩的主要原因。

台聯黨慶後李前總統和媒體茶敘,呼籲未來台灣社會應該以「台灣主體政權」一詞,取代「本土政權」。

他說,過去因為本土與外來抗爭的歷史背景,才會產生「本土政權」的名詞。容易出現分離主義的色彩,相互區隔對立。他主張應該建立新時代台灣人的觀念,而無論先到後到,在台灣的居民都是「新時代台灣人」。他說,台灣主體認同,不僅是認同「台灣」這個名詞,包括台灣的制度、生活方式和社會形態,只要認同這樣理念,都是新時代台灣人,不應排除其他省籍和族群。

李前總統認為「本土」定義不清楚,容易製造「本土」和「非本土」對立,衍生成省籍、族群和社會衝突。相較之下,「台灣主體」更容易匯集國人的國家認同,因此提出「台灣主體政權」一詞,希望化解藍綠和族群對立,尋找台灣共同願景。(作者為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