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2 10:45:54台灣之子

台灣主體政權論述

台灣主體政權論述

■ 李梅

李前總統日前提出以「台灣主體政權」取代「本土政權」,大家各有不同看法,但多數認為李前總統再次展現其「超越」的哲學,為台灣未來指出明路。

李前總統提出「本土政權」的確是有別於兩蔣時代的「外來政權」,透過他推動民主化的努力,將國民黨政權「外來政權」徹底落根台灣轉換成「本土政權」,也藉著民主化及政權本土化,才使國民黨的統治,甚至中華民國的統治有了正當性。族群問題在兩蔣時代是存在的,只是被壓抑了,高高在上的統治階級當然無法感受到,到了李登輝總統的時代,族群問題因為民主化,本省人也逐漸可以分享政治權力而大為緩和,這是李前總統的功勞,無奈少數統治階級因為既有的權力被剝奪,遂再刻意挑起族群衝突,才種下現在的所謂族群矛盾。

李前總統所提出的「本土政權」正是區隔民主化前後的中華民國政權,是正當化、合法化中華民國政權在台灣的重要工具,功不可沒。如今,台灣已經全面民主,沒有「外來政權」的問題,但是台灣民主化仍面對相當挑戰,國家認同近幾年受到中國意識的衝擊,也有極大的危機,面對新情勢,要再次團結台灣內部,抗拒中國併吞的壓力,自然必須拋棄前一階段的思維,超越「本土政權」。

民主化後的台灣,李前總統再提出「台灣主體政權」,為的是要區隔「中國主體政權」,要避免台灣出現一個以中國馬首是瞻、以中國為主體思考甘做中國兒皇帝的政權。「台灣主體政權」就是以台灣為主體思考,不以黨派做分別,不以領導人的族群做區隔,也就是不分藍綠,只看是否以台灣為主體施政核心價值及指標。在台灣人民厭惡政治惡鬥之際,我們期待「台灣主體政權」能再次號召人民不分黨派,鞏固台灣民主,才是台灣人民之出路。

(作者為前媒體工作者)

2006年8月19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