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2 09:53:42TaiwanBright

最具競爭力的區域 北歐五國熱

中時電子報 /經濟貿易 2007/10/09
最具競爭力的區域 北歐五國熱

《遠見雜誌》=作者/林孟儀到北歐,你會聯想到什麼景象?冰河、峽灣、不毛的北極圈、皚皚雪峰、狹長的國土、漫長的永夜、世界僻遠的另一頭…。
  但是這樣地處高緯,氣候嚴寒,頗有遺世獨立之姿的艱困環境,卻已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區域,孕育出各項實力遠勝過美國、西歐大陸甚至亞洲新興國家的北歐五國——瑞典、芬蘭、挪威、丹麥、冰島。北歐五國,像是全球化經濟下的模範生,在各種國際評比排名榜,無不輪番掄元、名列前茅。
  全球競爭力
  在經濟競爭力上,北歐五國經常領先世界各國。世界經濟論壇(WEF)的2006至2007年全球競爭力排行榜,芬蘭、瑞典、丹麥囊括第2、3、4名,挪威和冰島則分占第12和第14名。
  在此之前,芬蘭其實曾經連續三年奪冠。
  ■人均GDP
  而挪威更是在最近幾年內,快速竄升為全球國民平均所得最高的國家,約6萬美元(約台灣的四倍)。
  ■最佳商業投資環境
  《經濟學人》今年評選的「最佳商業投資環境」,第1名是丹麥、第2名是芬蘭,瑞典是第11名。
  ■科技創新力
  在科技創新力上,北歐五國也是遙遙領先。而經濟學人信息部(EIU)調查2002到2006年全球最具創新力的國家排行,瑞典、芬蘭、丹麥分別是第4、5、7名,台灣位列第8。
  ■幸福國家
  在生活品質上,儘管大自然條件惡劣,每年有半年冰天雪地,但還是由北歐奪冠。聯合國2006年選出的全球最適合居住的幸福國家(人類發展指數最優國家),依健康生活、知識水平、生活水準三項指標做評比,除了已經連續六年奪冠的挪威繼續蟬聯榜首、第2名是冰島、另外北歐三國也都在前15名內。
  ■最適合人居
  而就在今年9月22日,《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調查發表的世界上最綠、最適合居住的城市,結果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挪威首都奧斯陸分居冠、亞軍;丹麥的哥本哈根則排第10。而台北排到第67名,北京則是吊車尾,第72名。
  ■快樂指數
  近年來快樂指數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力的指標,北歐依舊不落人後。
  去年英國萊斯特(Leicester)大學教授懷特(Adrian White)公布的「世界快樂地圖」報告指出,丹麥在全球178個國家中,快樂指數最高;其他北歐四國也都在前20名內;台灣則遠遠被拋在第68名。
  ■政府清廉度
  北歐政府清廉度也居冠。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發表的「2006貪腐觀察指數」報告也歸結出,北歐五國的政治清廉度表現優異,芬蘭和冰島並列第1,北歐其他三國也在前8名內。這一張張的「獎狀」,無不反映北歐國家不僅有經濟競爭力、企業界富創新力、人民生活快樂、環境又適合人居,要說「世界最強的競爭力在北歐」,一點也不為過。
  但是,為什麼這地處世界角落的五個小國,今天能夠成為全球聚光燈下的國家競爭力標竿呢?
  國際觀
  五國總人口2500萬,天邊海角卻胸懷全球
  北歐五國論大小,除了丹麥面積4萬3000平方公里,比台灣還大一些之外,其餘四國的面積都是台灣的好幾倍。他們之所以謙稱自己是「小國」,主要是因為人口單薄。人口最多的瑞典900多萬人,最少的冰島甚至只有31萬人,五國人口湊一湊,只比台灣2300萬人多200萬人。
  因此,北歐五國人民一直以來的心態,總認為自己來自蕞薾小國。
  曾在挪威軟體公司工作兩年、將北歐知名設計家飾引進台灣而掀起北歐熱的北歐櫥窗總經理黃世嘉便提到,他曾經遇到一位丹麥女士,謙遜地自我介紹:「我來自丹麥,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丹麥這個國家?」正因為自認小國寡民,北歐五國非但沒有鎖國,反而不亢不卑,更加意識到必須張開雙臂擁抱全世界,不能自外於全球化經濟。
  {page}若是追溯歷史,北歐五國其實是世界上最早國際化的區域。距離現在1200年前,祖先維京海盜已經從北歐開始往外航行探索;他們是海盜、也是國際商人,從阿拉伯、西歐帶回許多珍奇珠寶。
  在《維京宣言》(The Viking Menifesto)一書中,兩位作者史崔德(Steve Strid)和安迪森(Claes Andreasson)提到,生長在蕞薾小國的北歐,應該是缺點,但因為人口少,本土市場小,愈能激發往外看的動機。這使得北歐五小國都非常國際化;例如,人民學語言很快、採用新科技很快、融入其他文化也很快。
  人民平均講「三語」,小學生腦力國際化
  黃世嘉就指出,北歐五國人民平均都會「三語」,除了自己國家的母語,還精通英語,再學習另一種歐洲語言做為第二外語。
  芬蘭人便認為,芬蘭只有527萬人口,沒理由讓外國人遷就芬蘭語,自己反而應當主動學習英語等外國語。
  《遠見》採訪團今年8?9月間在瑞典訪問時也發現,瑞典並沒有本地的英文報紙與刊物,當地人碰面時也是說瑞典話;但是碰到外國人,一轉身竟都能說流利的英文,令人訝異到底他們的英文教育是怎麼做的?
  其實早在1849年,瑞典便指定英語為高中學生的必修課,1940年,英語更成為全國學生的必修外語。英語和德語是今天瑞典常用的商務語言。
  國際化的教育,語言只是一環。從小就奠定人民的世界觀,也十分重要。
  在吳祥輝的《芬蘭驚艷》一書中提到,芬蘭的教科書經過高度的美學與國際化整合,教科書的封面和內容設計,頁頁宛如精品,若是擺到台灣的誠品書店販售,一點也不突兀。
  吳祥輝還舉例,芬蘭三年級的數學教科書裡教減法,不用小明、大華當題目,而是放上加拿大多倫多電視塔、芬蘭鐵塔、馬來西亞雙子星塔、台灣明年在高雄將完工的亞洲大廈等建築物與標高,來當演算案例。
  同樣的數學課本裡,書裡畫上十面不同國家的國旗,甚至包括台灣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請小學生算出顏色比例。
  一道道數學題,除了學習傳統數學,同時也為芬蘭孩子打開一扇國際視野,奠下國際公民認知的一塊基礎。
  擴張多國語言,開拓世界觀,讓北歐人民能迅速適應異地生活文化,容易獲得豐富的跨國工作經驗,企業則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