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2 17:59:02TaiwanBright

打開兩岸經貿僵局

中國時報 A15/時論廣場 2006/09/06

《時論廣場》打開兩岸經貿僵局

【莊奕琦】

  美國商會在最近一期會刊上,談到台灣政府屈從台聯壓力,不進一步開放對大陸投資限制,將弱化台灣競爭力。從一九九○年起,台灣對中國大陸投資一路加溫,占總對外投資比重由一九九一年的九.二五攀升至二○○五年的七一.○五。而台灣的總體經濟表現也在二○ ○一年起明顯下滑。台灣產業是否空洞化?投資中國大陸是否削弱台灣國內製造業的競爭力?確實引發關注。

  其實,二○○一至二○○五年台灣製造業的勞動生產力平均年成長率為五.七%,尚高於一九八二─二○○○年平均的五.五%,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二○○一─二○○五年的勞動生產力年成長率高達八.一%,居製造業各分業之冠,也高於其一九八二─二○○五年期間投資中國大陸製造業中佔最高比率十八.八%。

  台灣出口結構中,高技術密集度產品亦由二○○○年的四十二.五%,勁升到二○○五年的五十三.九%。因此對外投資可以實現國際產業分工,促進台灣製造業的生產效率和提升國際競爭力。事實上,二○○一─二○○五年勞動生產力平均成長率製造業為三.二八%,高於同一期間服務業的一.○七%,造成製造業雇用人數的速度下降。而服務業雇用人數的速度增加,致使服務業相對於製造業的雇用人數結構因而上揚,此乃自然的產業結構演變,並非產業空洞化現象。

  台灣沒有產業空洞化問題,目前台灣產業結構的最大問題在於後工業化時代,由以製造業為成長動力的產業結構轉變為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體系,這種結構轉變要比早期農業轉型為工業生產的工業化結構轉變,更為複雜。

  因為早期工業化只需要訓練具低技術的勞工即可勝任,而後工業化時期由製造業轉型的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系,通常生產為無形且附加價值高的勞務,而非有形的實務,知識密集但不一定資本密集,且所需的知識通常為非編碼式(non-codified)的知識,同時必須要有更多且複雜的法規和典章制度的規範。目前我國服務業產值佔GDP比重已達七三.三三%,和先進國家相近,然而服務業的就業雇用人數佔總就業人口比例只有五八.二七%,相差十五個百分點,與先進國家兩項比例相當的情況,頗有差距。顯示台灣服務業尚有相當大的創造就業空間,也是降低目前台灣高失業率的唯一法門。

  尤有甚者,台灣自一九六○年代工業化以來,已經培養出扎實的製造能力和工業基礎,並且經過不斷的產業轉型與升級和台商布局全球的策略經營,此項發展經驗和成長歷程是舉世唯一的,也是我們的優勢所在。因此,製造業乃將是台灣的主要產業和發展根基。

  而未來服務業的發展,更必須發展與製造業結合的所謂生產者服務業,包括廣告行銷、產品設計、電腦和資料處理、人力資源管理、商業諮詢、法律服務、會計和審計和技術管理等,以發揮台灣製造業的利基並形成產業間的綜效效果,使製造業和服務業成為推動台灣經濟成長的雙引擎,如此才能維持台灣經濟的永續發展。

  以目前台灣經濟現況要達成目標,必須要有以下策略:

  首先,改善製造業傳統OEM的代工生產模式,加強研發設計、品牌建立和銷售通路的能力以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並進一步帶動相關的生產者服務業發展。

  其次,面對全球化,積極參與東亞區域經濟整合與產業分工,以台灣的發展經驗扮演主導區域整合的技術管理者與資源協調者的角色。

  再者,兩岸經貿正常化為全球布局鋪路。中國大陸在東亞區域整合與分工占重要地位,而台灣不論就地緣、文化和語言等均比其他東亞國家更佔優勢,因此與中國大陸經貿關係正常化,不但可節省交易成本強化兩岸分工,達到真正根留台灣,更可順勢加入東亞區域整合,布局全球。

  還要配合台灣經濟發展需要,長期必需積極培養高技術能力的人才,同時營造具備吸引國外高科技人力的優質環境。

  總的來說,結合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發展策略必須以全球布局和區域發展為導向,而非僅侷限國內市場。因此,必須建構具區域競爭力的軟、硬體設備與環境(包括支援性金融服務產業和觀光與休閒產業),使台灣成為東亞區域經濟的運籌中心,而打開兩岸經貿的僵局是必要的條件。

  (作者為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