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28 08:52:08TaiwanBright

歐洲貿易獲利 超美趕日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彭博資訊二十七日電】 2006.11.28 03:54 am


全球化議題常常造成歐洲工人走上街頭抗議,但歐洲從國際貿易與跨國投資的獲益,卻遠超越美國與日本。

據歐盟執行委員會的經濟學家研究,1990年代至今,歐洲15個國家占全球商品出口的比率為15.5%,美國從13%下滑至12%,日本也從9%降低至7%;而勞務出口所占比率,歐洲亦領先美國,分別為35%與25%。

高盛集團表示,巴西、俄羅斯、中國大陸與印度等新興市場和歐美的貿易快速成長,但歐洲受惠的程度較大。例如,法國零售業者家樂福公司與德國軟體商思愛普公司(SAP)在新興市場攻城掠地,美、日等國勁爭對手因此受到排擠。

倫敦高盛歐洲首席經濟學家尼爾森說:「這聽起來似乎難以置信,但歐洲面對全球化與貿易擴張的表現很好,未來還會更出色。」投資人也開始注意歐洲市場。美林公司11月公布的調查顯示,全球基金經理人已連續六個月把歐盟12國列為優先投資標的,並看好明年歐股的表現。

不過,歐洲國營企業歷史悠久,加上法律保障就業與強勢的工會,歐洲工人並不買全球化的帳。

今年歐盟執委會的民調顯示,2.4萬名受訪者中,近五成認為全球化是威脅,而認為是機會者僅37%,遠低於三年前的56%。法國反對聲浪最高,達72%。對全球化的不滿情緒促使法國否決新的歐盟條約,也使新修正的勞動市場法規難產。明年法國將舉行總統大選,預料全球化會成為熱門的的選戰話題。

曾任職於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尼爾森說,歐洲在許多產業依舊享有優勢,包括製藥、機器工程與科學儀器等。

【2006/11/2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