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3 17:48:40司佳

藝術歸藝術淪口號 扯到中國很政治

「浮城謎事」入圍7項金馬獎,曾拿下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郝蕾也入圍影后。(傳影互動提供)

藝術歸藝術淪口號 扯到中國很政治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23/today-show7.htm
記者鄒念祖/特稿

金馬獎猶如年度華語電影的總成績單。評審總愛說:「讓藝術歸藝術,讓政治歸政治。」但當入圍影片「浮城謎事」為了賺人民幣而向政府審查妥協;「消失的子彈」與「奪命金」為了符合中國電檢「惡有惡報」的要求,前者的結局讓人傻眼,後者在中國上映時被迫加了一行字幕更改角色下場。最終只證明只要扯到中國,電影就不可能與政治無關。

浮城謎事若得獎 認同政治妥協

「浮城謎事」是今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的大熱門,卻也是婁燁從地下導演回歸中國主流市場之作。他被中國禁拍的時候沒有得到金馬獎,如果以「浮城謎事」獲獎,所傳遞的訊息猶如金馬獎認同藝術家向政治與市場妥協。

對西方影壇來說,婁燁曾經是為了藝術反抗中國的英雄。2006年的「頤和園」劇情牽涉六四事件,未通過中國審查就參加坎城影展競賽片,讓他被禁止拍片5年。在南京偷拍的「春風沉醉的夜晚」,在2009年坎城與2010年金馬獎都得到最佳剪輯與原創電影音樂獎。2011年拍攝法國片「花」迴響不大,讓他決心再回中國拍片。

婁燁放棄署名 維持反抗形象

「浮城謎事」在今年坎城影展的影評毀譽參半,曾2度進軍坎城正式競賽片的婁燁,這次只進了「一種注目」單元,最後空手而歸。當婁燁還是地下導演時,中國記者採訪影展時全都隻字不提,彷彿沒有這部電影存在。今年「浮城謎事」卻大手筆招待中國記者南法酒莊一日遊,報導全都非常正面,落差非常大。

儘管「浮城謎事」已拿到上映許可,仍被要求修改才在中國如期上片,婁燁將其中較殘忍的劇情以畫面逐漸變黑的方式處理,也宣布放棄署名權,不願將此版本視為自己的作品。婁燁藉此維持反抗形象,也讓片子成功上映,裡子面子皆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