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4 02:49:12AJ

尋找絕種的公務員

台長意見:

看【孤臣無力可回天】的作者退休的資深外交官陸以正憂國憂民的文章,感慨很多。前幾年一次短暫採訪對陸大使斯文的談吐,守時的好習慣,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尋找絕種的公務員族群的呼聲,像是尋找武陵的桃花源般,浪漫背後的蒼涼,奮鬥一生不忍毀於一旦的急切盼望的老公務員心聲。

破碎之後,才能完全。總是要經驗一次,才能明白事實真相。選舉期間的口號,『天祐台灣』,懂了吧!真的很需要!


延伸閱讀: 【2005/10/13 聯合報】台銀1605億 108億就賣了

陸以正/退休外交官

陳水扁國慶演說,誓言六大改革的決心和行動決不打折扣。其中推動「二次金改」更是重點所在,目的是要「厚植台灣國際經貿競爭力」。以為有這樣一頂大帽子,豈但老百姓聽來好像頗有道理,學者專家也難提出異議。

但依照二次金改的具體目標:今年底以前,要把官股的金融機構從十二家減為六家;使其中三家的市場佔有率達百分之十以上。明年底以前,要把金控公司從十四家減為七家。多數人看了這些目標,根本是「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我也是在向專家請教後,才弄清楚所謂二次金改,竟是神怪小說裏的「五鬼搬運大法」,要把國家資產以不及百分之五的低價,賣給財團!

我幼年時,日本正瘋狂侵略中國。從七七事件以前「冀東自治政府」的殷汝耕,到北京淪陷後組織「臨時政府」的王揖唐,都被指為賣國賊。等南京偽「國民政府」成立,汪精衛是最大的賣國賊。他們都該被打倒是天經地義,無庸也無人質疑。
七十年前,賣國指把國家賣給日本;但今天或可另做新解———把國家「賣給財團」。

不錯,許多公營行庫用人不當,呆帳累累,確實需要整頓。但談整頓,並非定要把它們廉價賣掉不可。例如台企銀,民進黨政府原想釋股百分之三點三,賣給玉山銀行;在今年度預算中所列國庫的這筆收入,為新台幣十四億元。但是台企銀淨值有四四三億元,比玉山銀高三分之一;資產總額更達一兆五九九億元,比玉山多一倍;存款餘額八四二二億元,也比玉山銀行高了一倍多。

拿區區十四億元,買下這麼多資產與存款餘額,簡直和中樂透彩頭獎差不多。外行人不懂其中奧妙,台企銀內部人員卻看得一清二楚。他們發出怒吼,遊行反對,才使民進黨政府臨陣退縮。但此案既已列入年度預算,只是暫時擱置而已,說不定過幾個月,又會偷偷闖關。

李登輝還披著國民黨外衣的時候,首先在中學課程裏取消了三民主義,今日早已沒人再提這些老八股的,但民生主義的內含歷久彌新。「節制私人資本,發展國家資本」也是台灣經濟能迅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國營企業與公營行庫確實有若干弊病,但它們的過去與現在都有明顯的貢獻。如無中油存在,謝長廷院長怎能保證三個月內不調整油價?

再以台灣銀行為例,九十五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裏預定釋股「收入」是一○八億元。我的天啊,台銀資產總額達二兆六三一五億元,存款餘額則有二兆一五五三億元,預估市價為一六○五億元。不論蔡家、吳家或是辜家,旗下的金控公司都可輕鬆地拿出一○八億元來。讓它們抱這麼多倍數的資產回去,天下實在難找比它更賺錢的買賣了。

民進黨政府這種偷天換日的手段,損及每位國人的利益。在野黨必須慎重考慮如何防阻,提出既能保護國民資產,又符合提高金融業國際競爭力的有效辦法,而非再在立法院打場群架。當前形勢下,如將這幾家公營行庫合併,選擇有能力的專業人才主持,應該也能達到提高國內市場佔有率,擠入國際前五十大銀行之列。如怕民進黨又搞政商勾結,儘可仿照美國之例,立法規定合併後的董事長任免,須得立法院同意。國民黨時代曾有尹仲容、李國鼎、趙耀東等鐵面無私,一心為國的財經幹員;我不相信這類人才今天在台灣已經絕種,問題只在執政者有無私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