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6 13:56:02文化護照小天使

老屋新願:北投溫泉博物館

       老屋新願:北投溫泉博物館

時間:2011/7/17(日)  10:30-12:00

主講人:雷驤

參加方式:免費參加,請以電話、傳真預先報名,共40名,額滿為止。

報名人數:93

參加人數:47

活動紀錄:

  前身為「北投溫泉公共浴場」的北投溫泉博物館,建於1913年(大正二年),同年公共浴場、北投公園同時落成,台北州廳運用了公共衛生的經費五萬六千餘元,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的方式,興建了北投溫泉公共浴場,也是當時東亞最大的溫泉浴場,其建築具有濃厚的英國鄉村別墅風格,羅馬柱式、馬賽克玻璃窗,是北投溫泉發展史上的代表性建築。今天的老屋新願,我們邀請在地三十年的雷驤老師,來為我們細說北投。

 

  在北投當地居住了三十年的雷驤老師不僅是作家,也是個藝術家,他繪製了許多有關北投風情的圖畫,也撰寫了至少兩本有關於北投的書籍。對於北投他用畫筆一筆一筆記下他對北投的情感。藉由繪畫,也見證了這三十年來北投地貌、地景以及風習的轉變。雷驤老師從四個層面敘述北投這幾年間的變化:分別是一、移入者的見證,二、地貌跟地景的改變,三、獨特對抗均質,四、地方文史的智慧。

 

  雷驤老師說,對於北投他是個移入者,在三十年前他第一次帶著小孩來到北投時,當時北投公園旁有遊樂園,他覺得這個環境很令他嚮往,也在因緣際會之下隔年便搬到了北投。當時的溫泉博物館是廢置的,裡頭充斥著蚊子、跳蚤、蜘蛛,整個房子非常的陰暗,與現在完全不同。另外在北投有一個特殊的行業:摩托車接送服務。外地人不知道這是可以租用的摩托車,這種摩托車特點都是採用打檔車,是因應北投山區蜿蜒的地形,必須使用扭力較大的摩托車,而這種摩托車的行業興起是在五○年代北投特種行業的興起,為了要接送小姐到溫泉旅館去所展展出的當地文化。之後北投禁娼,但是這種交通方式到現在仍然保留了下來,轉而接送附近的居民上下班,或是接送家庭主婦外出買菜。

 

  而在去年的文化護照老房舍本事活動當中,溫泉博物館的活動,也讓雷驤老師認識了北投文史工作者的楊燁先生,兩個人同為北投的移入者,一起見證了北投在這幾十年間的歷史變遷。為此,雷驤老師也為了他們兩人結識的經過寫成了文章,雙方之間的對於北投文物的分享,也為這段友誼更增添了美麗的色彩。

 

  雷驤老師在敘述北投這幾年的變化時,提到了街景與地貌的改變。許多舊街消融,取而代之的是眼前的連鎖便利商店,全國連鎖的加油站,每一條街都變得很相似。各地的風土因為這些機構的普遍入侵,原來固有的地方特色、個性完全抹平了,若有一天北投跟台灣其他地方都一樣的話,就已經失去了它的特點,台灣已經逐漸成為均質之地,各地自我本身的獨特性已經消失。而台灣人不太自覺特質的可貴,只能任其同化。

 

  他提到在巴黎,巴黎歌劇院的裝置在經過數年後都幾乎一樣,不同的僅僅是路上行人的服飾及交通工具的演變。因此他們可保有數百年來的建築,即使是銀行也是一樣,巴黎市堅持街頭面貌不能改變,因此銀行內部可能已經更新的好幾遍,但是外牆是不會改變的。也許台灣人在根本上太愛新的東西,太喜歡除舊佈新,已經到了有一種焦慮程度。或許我們看看國外,學習他們對待文物的方式才是保留我們自身文化的方法。現今溫泉博物館在經過附近居民的請命,已煥然一新重新擁有了新的生命,成為「居民親手打造自己社區的博物館」也再度成為了名勝風景地,也希望在台灣,不僅僅有溫泉博物館能夠找回他的靈魂,期望其它的歷史古蹟也能夠有著一樣的對待,來找回當地的獨特性。

 

活動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