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13 00:02:46低調是一種美德

金馬影展之超脫末日

今天,看了一場不懂事的電影。太多的無知與懵懂,太多的不了解存在這部電影當中。金馬影展的影片果真不是凡人能懂的。若不剋藥、若不愛搖滾,我想很難融入其中,雖然音樂很特別也不難聽,但總覺得那不是我們的世界。





金棕櫚獎電影【大象】(Elephant)導演葛斯范桑(Gus Van Sant)的Young-Death Trilogy三部曲最終篇【超脫末日】(Last Days)同時也是今年台北金馬影展「音樂無界限」(Generation of Music)單元的重頭戲之一。僅管先前葛斯范桑接受採訪時一再表明該片只是一部受到寇特柯本(Kurt Cobain)自殺而啟發的劇本與電影,隨著劇中主角麥可比特(Michael Pitt)所釋演的角色中,總是穿戴著米色毛衣、破舊牛仔褲以及黑球鞋,並在大銀幕上身著女裝閒晃的情形看來,任誰都會以為那就是Kurt Cobain了。1994年4月8日,寇特柯本在自宅被發現舉槍身亡的消息傳來,震驚了全球無數的超脫及搖滾歌迷,於是該片被直接中譯成【超脫末日】頗為貼切。【超脫末日】保持了葛斯范桑一貫精簡對白、步調沉緩的電影氛圍,同時也是「音樂無界限」單元裡唯一的一部劇情片。



如若不是葛斯范桑(Gus Van Sant)的影迷,你恐怕很難接受他總是以一大段空白停滯的鏡頭、混亂的剪接與敘事的風格來詮釋他的電影。從九九年的【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My Own Private Idaho)起,葛斯范桑就不斷地嘗試拍攝以少年或邊緣性格為主的電影題材。O二年【傑瑞】(Gerry)裡頭的不安與困頓;O三年【大象】(Elephant)裡頭的青少年槍擊事件,到如今【超脫末日】(Last Days)描述著寇特柯本自殺前的最後一段日子,全都耽溺在主角們邊緣性格的主觀情緒感受上。如若不是這班少數族群的其中一員,我們恐怕很難身處在正常的生活型態下而去思索他們的人生。葛斯范桑的電影語言總是這麼特別,即使是面臨年輕生命的挫折與絕望,但在大多數影迷看來仍只是美麗鏡頭下偶有的痛快與錯亂。特別是【大象】一片當中,那近似【科倫拜校園事件】(Bowling for Columbine)的故事劇本以及對校園暴力的處理手法,彷彿意味著這些荒誕、光怪陸離的現象就活生生地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上演著。【超脫末日】電影裡的真真假假,如同【大象】沒有特別交待人物的結局,我們盡可能地從主角與演員間的互動與抽離關係來窺探他人生最後的48小時,而後又一步步地邁向死亡。主演可能就是寇特柯本的男星麥可比特先前就參加過多部搖滾電影的演出,他同時也是超脫(Nirvana)迷,並喜歡紐約噪音樂隊青春音速(Sonic Youth)。於是在拍攝該片的過程裡,他多次向該樂團的吉他手、同時也是該片的音樂顧問Thurston Moore求教,希望能將寇特柯本的角色詮釋的更加傳神。其實寇特柯本生前就非常欣賞葛斯范桑的電影【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於是兩人互有往來。當1994年寇特柯本自殺身亡之後,葛斯范桑便著手了該片的劇本創作,其間一定喊停並放棄了原先的劇本。葛斯范桑決心讓【超脫末日】成為一部非搖滾電影的搖滾電影,言下之意就是把寇特柯本這個原來在他劇本裡虛構的角色變成了一名真正的慘淡青年,好讓影迷們與角色一同面對死亡的召喚。而電影最難能可貴的片段正是當青春音速貝斯手Kim Gordon現身時,那彷彿是整個九O年代搖滾樂的回憶,別忘了超脫與青春音速曾經是患難與共的戰友。如同葛斯范桑所提到的,我們最喜歡的音樂通常都是我們十八歲時聽的音樂;人們很難逃離那段時光而真正長大。欣賞完【超脫末日】,你是否也有面臨人生最後48小時的深刻感受;只是在那當下,我們所面臨的並非死亡,而是比死亡更加可怕的真相,搖滾之死。(自己在邁入30歲前最後一夜的感觸)

下一篇:跳舞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