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31 11:58:37taigua

佛說:種如是因,收如是果

人生忽如寄,不知誰能從我們迷離的身世裏讀出榮光,驅除銹蝕的絕望,發現我們眼裏對生命鬱結的熱愛。一輩子不長,一時失語便會泣不成聲,所以,別輕易言棄。——題記

 

在夏至未逝之時,我拾撿起一片落葉,仔細端詳,沒由來關心起它的身世宿命。陽光下的葉子晶瑩透亮,筋脈乾淨如初,澄亮舒展的綠意,洗淨了歲月風塵,予人平靜安詳。

 

夏夜,被一盞又一盞的燈高高掛起,很靜謐,卻又很神秘,只有月光經過樹梢來到大地的腳步聲。在這樣夜裏,歲月有痕跡,時間的芬芳撲面而來,與不斷消失又不斷重現的夢。

 

月色初上,輕薄如一襲素色縷衣,我用一枚鋒利的針,一針一線細緻地縫補這心雪霏霏的長夜。而總有那麼一瞬間,會讓我覺得這一秒發生的事情,好像在過去某一刻完好無損地發生過。就像未知的天氣、途徑的汽車、陌生的行人,甚至連他們的動作和表情都那麼熟悉,讓你開始無止境地回憶,但無論如何也記不起這一幕在何時有過,也許這就是懷念。

 

我時常會用別人說的話來嘲諷自己:“你不過是茫茫人海裏一粒塵埃、一粒微粟,你來去幾十年,究竟能在人世間留下些什麼?而你雙肩背負的行囊裏,又能真真切切地帶走些什麼呢?”

 

我沒啥大的夢想,也不用變換著嬉笑怒罵的心情,對別人我活的有多辛苦,我跟每個人一樣,不過是在做一件對得起自己的事,努力在這薄涼的世界裏深情的活著。而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療愈師,在這個時而美好動人,時而悲傷絕望的世界,我們得以活到現在,便是生命可貴最好的明證。

 

佛說,世間一切皆為虛幻,刹那便是永恆。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託,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佛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正是所謂的不改初心,才能不悔舊日。這世間所有的歸宿,不盡相同,卻只為找尋一個心安的方向。對於愛與夢想,如果沒有盲目的期待,就不會有失望。如果能瞭解一切都是無常,就不會攀緣執著;如果不攀緣執著,就不會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著。

 

每個人心裏都有半畝花田,遵循初心,不眾說紛紜而莫衷一是,我們可以自由選擇做任何不給他人添堵和惹麻煩,即使要承受漫長的煎熬個等待,同時不給自己帶來心裏負擔的事;不需要用自己的已有觀念和框架去要求別人,也沒有必要用別人的框架和要求來束縛自己。學會用溫柔善待自己,寬容世界。

 

人們都說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但如果可以,來生我願做一顆樹,我不拍風,也不畏雨,更不懼蜚語流言,因為我的根深紮在你的土裏,即使低到塵埃裏,我也可以開出美麗的花來。

 

人間最美不過夕陽紅,最涼薄也不過是人心,所謂人心就是你離開之後,走到哪里都是遍地的荒涼。誠然,這世間每一個注滿希望的如果,都是一個光輝而遙不可及的夢想,雖然從未實現,但還是會有人一如既往的仰望,然後投入期待。

 

我們總是世故地抹去銳邊利角,隱去內心的真實欲望,虛情假意地配合別人。我們不愛真相,真相永遠是玻璃片,割傷別人也刺痛自己。我們活著已經感到艱難,還要內在真相來折磨自己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