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6 18:44:41蔡本文

痛苦的帝王病-痛風


    千秋新聞【記者蔡本文/許瑪玲台南報導】近日門診來了一位65歲的張女士,一跛一跛地走進診間,仔細詢問之後,原來是昨天吃完豐盛的火鍋料理後,左腳的大拇趾竟然開始有嚴重的疼痛腫脹感,甚至連行走都很困難,於是隔日趕緊前來就醫,經詳細診察之後發現僅有左腳大拇趾附近有明顯紅腫熱痛的發炎症狀,其他關節則無異常,而且腫脹處按壓有強烈疼痛感,經詢問張女士並無任何足部的外傷碰撞史或糖尿病史,因此研判屬於痛風急性發作,在施以針灸及藥膏敷貼治療後,症狀即逐漸好轉,後續以中藥調養病症,之後疼痛亦無再發。

    痛風的發作原因,與血液中的尿酸值有關,尿酸是一種人體內普林的代謝產物,如果尿酸在血液裡累積的濃度超過正常值,這時就稱為「高尿酸血症」。會造成尿酸高的原因有肥胖、暴飲暴食、喝酒、遺傳性體質、普林類食物攝取過多,或是其他疾病造成。當尿酸過高,可能就會造成局部關節紅腫、疼痛、發熱的急性發炎反應,這就是一般俗稱的「痛風」,也因為在以前通常是飲食過於豐盛的帝王或貴族比較容易得到痛風,所以又稱為「帝王病」。
    
    簡單來說,痛風的病程大約可以分四個階段:
(1)第一階段是高尿酸血症期。
   只是單純尿酸值偏高但沒有發炎症狀,此時不需要降尿酸藥物治療,但是應該注意飲食生活習慣。

(2)第二階段:急性痛風期。
    此時會因為堆積在關節或軟組織的尿酸結晶,而引起急性關節疼痛、紅腫、發熱。
 
(3)第三階段:痛風發作後的緩解期。
急性期過後就是無痛性的緩解期,之後可能會在一、兩年內再次發作第二次急性痛風,然後一直反覆的發作。

(4)第四階段:慢性痛風石期。
這是由於血液中尿酸結晶沉積而形成的痛風石,會使關節破壞變形,或是造成腎結石影響腎功能。
   
    一般治療急性痛風發作的原則,是給予消炎止痛類藥物,以緩解疼痛,等到緩解期才會開始考慮使用降尿酸藥物治療。

    痛風在中醫屬於「痺證」的範圍,發生痛風的病因是由於風、寒、濕、熱的邪氣侵襲經絡,使氣血運行不順暢,進一步引起關節、肌肉的痠痛、麻木、僵硬,以及關節腫脹等症狀。在「急性痛風期」階段,病情以濕熱、痰瘀阻塞經脈為主,治療上採用祛除病邪法,重點在清熱解毒,利濕泄濁化瘀。在「痛風緩解期」階段,此時以脾腎虧虛為主,濕熱、痰瘀阻塞經脈則為標。治療上宜標本兼顧,主要以健脾補腎,利濕泄濁為治療法則。

    除了治療之外,預防痛風再次發作的原則就是儘量避免高普林含量食物,例如紅肉、動物內臟、豆類、菇類、海鮮等,同時要避免暴飲暴食、多喝水、少喝酒,並且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均有防止血中尿酸升高的效果。

    最後還是要提醒,中西醫對於痛風的治療雖然頗有成效,但是改變自我生活飲食習慣,並且依照醫師指示服藥,以預防痛風再次復發,避免後續可能產生的病變,如此才可治未病於先病,擁有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