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31 14:28:56fish er

Beaufort

1982年以黎戰爭開打,南黎巴嫩波弗特地區陷入恐怖攻擊陰影。大多次我都選擇避開戰爭類型影片,因為不願意去承受因人類卑劣個性而導致的無限悲哀,今年電影節卻因某些很難說明的原因,我走進《Beaufort》放映場次。

時空背景是2000年以色列軍隊從黎巴嫩撤軍,僅剩駐紮波弗特區的最後一支分隊,士兵們每天都在敵軍的無數砲轟下生存,只能挨打無可反擊的日子反覆循環無從結束。無數次反覆的空襲警報與站崗處發出的擊中廣播,因為愚蠢軍令而犧牲夥伴性命,逐漸引發駐守士兵疑惑這一切究竟為何而戰以及他們於此的存在價值?

導演著重於戰爭下人性掙扎的刻畫,面對軍令與道德的嚴肅決定,冷硬槍械,厚重軍外衣,士兵對自身存在詰問,對犧牲一詞的解釋,我心臟被按壓的很沉重,必須緊繃住才不至於吶喊出聲。

深刻記得片中一位兒子死於地雷爆炸的父親在接受訪問者提問:發生這樣的悲劇,你會怪罪於我國政府還是黎巴嫩真主黨?

我怪罪的會是我自己。因為我沒有讓我的孩子了解他們的生命有多珍貴,珍貴到我會隨著他們生命消失而無法再吸進一口空氣。


隨著《Beaufort》結束,演員名單陸續於黑色畫面往上移動,倒在血泊中睜著驚恐眼神吶喊我好怕的士兵面容卻沒有消失,仍舊持續導引觀影者心中無可形容的悲切。

上一篇:The Lives of Others

下一篇:守靈夜狂想曲

fisher 2007-11-04 00:10:00

戰爭片我也是能避則避,畢竟太過沉重的東西會讓我喘不過氣
不過,偶爾我們還是會讓自己稍稍沉重一會,人生有喜有悲麻,您說是吧?

camiru 2007-11-03 03:21:53

本人一向很不愛戰爭片
不過帶點故事的非純戰爭片倒是可以接受點
之前看了非關命運
在講集中營的
看完真是.......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