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06 22:00:36綠駝

橋頭糖廠、許氏宗祠單車行(二)

橋仔頭是父親出生成長地方,排行第二,上有一兄長,即我的大伯父,16歲赴日就讀深造,22歲回台就在糖廠服務,50年代初期228事件剛平息,動盪不安年代,當局不容言論自由,侈談結黨營社,國府以所謂讀書會之名,行清鄉之實,大肆逮補台籍留日菁英,大伯父壯志未酬,英年早逝,祖父深受打擊,離開傷心地,舉家遷居鳳山。
一行人來到橋仔頭糖廠另一著名景點,參觀一九○七年起專用的甘蔗鐵道運轉小火車五分仔車,目前只有活動或假日時才上路,讓遊客重溫「戀戀五分車」風情。回憶起國中時期操場後方即有一大片甘蔗田,校方左側就是小火車鐵道,每當五分仔車行駛途中,常尾隨一羣飢腸轆轆小孩,由帶頭者起哄拔取載運之甘蔗,膽小者如我,退避三舍,撿拾散落四地之甘蔗,以齒剝皮啃食蔗汁,甘之如飴,時光飛逝,這已是三十多年前事情,回想起來仍口齒留香,其味也甘甜。
由宿舍區轉往製糖區,映入眼簾的是宏偉的巴洛克式辦公廳舍及社長公館遺跡,引領我們重回歷史淵源,一九○一年一棟棟代表日本帝國精神的建築物在橋頭一一自平地而起,開啟台灣糖業經濟產業發展奮鬥留下寶貴的痕跡,興建期間曾遭林少貓率眾開槍突襲,1902年首任社長鈴木藤三郎從日本請來觀音銅像坐鎮糖廠,一是日人尚無法適應亞熱帶生態及氣候,一說糖廠建於墳墓區上,帶來人與鬼神界之間的衝突,高雄地方文史學者鄭水萍稱讚鈴木以觀音菩薩的慈悲、和平為懷柔之道,安定人心。觀音銅像默默佇立糖廠百年之久,已成為員工、居民信仰的一部份,陪伴它的尚有服務糖廠二十多年,死於橋仔頭製糖株式會社的金木善三郎社長,其石碑就立在事務所後面隱蔽處。
我沿著小徑,繞過庭園景觀步道,漫步在廳舍公館區,古樸典雅的迥廊,在清晨柔和的光線下,輝映出一種質樸滄桑的美感,廳舍公館建築風格模仿荷蘭在東南亞殖民地的建築,採地上架高結構以利通風,化解熱帶瘴氣,古蹟專家李乾朗教授稱之為「熱帶殖民樣式」。
時候不早,揮別糖廠,往東而行,穿越台一線省道,來到仕豐路,橋頭雖然不是我的初生地仍不免近鄉情怯,對故里的感情有特別的情懷,許氏宗祠隱密仕豐路長記巷內,為一「五進四合院」大厝,迄今已有二百七十餘年歷史,廣場前有一石板覆蓋水井,中庭正門上懸掛咸豐三年頒贈「父子經元」匾額,以表彰父子同科中舉,出仕揚名萬古流芳,右側斑駁紅磚斷垣土角厝,歷經百年風霜,輕訴著歲月痕跡,同時也是祖、父親故居,只是祖厝依舊,人事已非,不勝唏噓。穿過正廳,一處「埕」空地,應該是先民兒童戲要和晾曬主要場所,卻四周散落廢棄廣告招牌,雜草叢生,與宗祠寧靜、祥和景象,令人唐突不安。同行多人無意久留,只好匆匆離別,靜候來回再訪。

旅行日期:2005/07/09
許先生 2009-03-17 12:08:15

您好!剛剛與家母談到咱許氏家族由何而來?馬上發現您刊載相片,從她口中得知跟您文章大致相同,咱是橋中第二屆畢業到台北多年,(老家住仕元村許家),能提供更詳細資料嗎?謝謝!

yingying 2009-01-14 15:28:55

想請問你父親及祖父大名 因這也是我祖父故居 我今天無意間發現這照片的

sanjen 2005-12-29 08:23:08

閱畢綠駝兄大作,眼鏡上好像凝聚了一團霧氣,不,應該是眼眶上注滿了淚水,我已兩眼迷濛,無法自已。用感動兩個字無法已充份表達我內心的感受,其實當看到糖廠內一兩張相片時,心中就已澎湃難以平息,綠駝兄看似輕鬆的精練文筆,讓我的情緒如同窗外的冬雨,滴滴答答下個不停。
我想將綠駝兄的部落格加入我個人網站的鏈結,可否?若您反對,我只好來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