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道……第九、幸福就是有感覺之美
(濟公活佛慈訓)
感覺你現在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要常、樂、我、淨。感覺之美,也就是常、樂、我、淨。「常」就是真常,保持不變的一顆心;「樂」,保持快樂的心境。逆境也好,順境也好,吃得好也好,吃不好也好,即使生病也好,也得保持快樂的心。
因為這個肉體,這個「我」是假的,假我是意識接受外來的一個符號,讓你有一個感受。所以我們修行是論心的境界,超出所有的學問。一個開悟的修行者,他要他的心動妄念,他是不會隨便動的,你叫他動,他不會動。一個開悟的人,他不會隨便去起心動念。同樣地,一個妄念紛飛的人,你叫他平息妄念他也做不到。所以物理學上講,動者恆動,靜者恆靜。對不對?假我是代表外在的這些假符號。哲學上所講的「唯物論」是注重身體的剖析;「唯心論」是注重意識的剖析;「是心是物論」則是心物合一;「非心非物論」則完全否決掉,這些都是在意識狀態裏面。修行就是要超乎定些理論,用智慧去支配你的意識。
意識控制你的感情,那麼感情就容易讓你顛三倒四。所以,感性要建立在理性之上,理性建立在自性之上,自性要建立在空性之上,空性本身具足智慧,而智慧也就是我們的真我。你要看透一切的無常,才能夠如如不動,分分秒秒保持在一個快樂的境界當中。
我們修行就是要糾正扭曲的心。意識把本性都扭曲了,修行就是用「空性」去透視這個意識,把它扭正過來。所以我們是要時時用覺悟的心,去處理事情,不要用感性的,懂嗎?
今天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幸福。幸福在於我們的心去製造,從心去發覺;心不健康,幸福就無從著手。那心要怎樣去建設它?唯有「宰治官能,懲治我慾」不要讓你的感官透過你的意識團團轉。時時保持那一顆清靜的心態,幸福隨時就在你的身邊。
每一個人都可以製造、創造幸福之道。不是佛給你創造的,不是別人施給你的,也不是上天施給你的,而是你自己要去創造的,是每一個成員自己要去努力的。不是有錢人才有幸福,不是有學問的人才有資格得到幸福,每一個人的機會相等,就像成佛一樣,機會相等。所以,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他也能夠治在幸福之中,樂道好道。孔老夫子周遊列國,受到惡劣環境的種種壓迫,但他也一樣樂在其中。而你們前人飄洋過海,深受淋雨之苦、深受種種考驗,他能夠成就菩薩,這就是一個心,一個樂道好道,知命了命的心。
今天每一個人都希望活得很快樂很超越,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幸福。問題是,每一個人是不是能夠全部得到幸福呢?有些人很快得到答案,有些人一輩子都找不到答案。每一個人都想活得健康,但是心裡面的疾病卻一大堆,內心的疾病不除,幸福就無從降臨。所以每一個人都要保持自己的念頭,把握自己的念頭,念頭不正了,趕快把它糾正過來。
淡化形象,要從心著手,世間的一切苦,不透過修行,就無法把它稀釋。一切的苦與樂,就算用化學方法把它分析出來,你還是不能去體會,唯有用修行的方式,從心裡面把它稀釋,才有辦法去度,去體會什麼是苦?什麼是樂?懂嗎。
每一個人都一樣,你求道久了,修道久了,脾氣習性不改,一樣不能達到「覺」。所以你問為師,什麼時候世界大同?每一個人都成佛了,世界就大同。還不成佛,就還有紛爭。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是非才造成娑婆世界。所以,唯有人人淨化人心,人人成佛,世界就太平、就和平。心是一個佛國,心也是一個地獄。煩惱,妄想,一切病痛纒繞著你的時候,你不能開懷,你不能釋懷,心就有一幅地獄圖出現;你常常樂在其中,天堂就在你眼前。
下一篇:幸福之福……第十、改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