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己治人的方針 (第六十四講)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為之干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徒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第六十四講 修己治人的方針
國家安定的時候,為政的人,容易保持治理的大事。為什麼呢?因為一切紛亂的事情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如果有違反正常的事情,剛要發生,便能一目了然,才容易找出圖謀的對策。就好像說,一件事情剛要形成的開始,總是比較脆弱的,比較脆弱的東西,總是容易分化。也比如說,微小的東西,容易散失,尚未凝結的事物,容易分散,所以,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綢繆於事情未發展的開始。治理國家也是一樣,要在於尚未混亂之前,就是要先做好治國的基礎。
好比,一棵兩人合抱的大樹木,它的成長,也是在一粒細小的種子開始萌芽。一棟九層樓高的平台,也是從一畚箕的泥土累積起來。要走千里的路程,也是要從腳底踏出第一歩。
因此行為出以上過程的人,一定會失敗的,因為他太執著太任性,太執著太任性的人,就是缺德,缺德的人,就會失去一切的。
所以聖人,了解這種道理之後,他就守住渾全的德性,不與人紛爭,也不執著得失之心。既然不執著得失之心,所以也沒有失意的痛苦了。
但是世人,常在快要成功的時候,只因一時的鬆懈而遭到失敗。
因此能夠將最後關頭當做開始一樣謹慎的人,他就不會失敗。
所以,聖人所欲求的,是一般人所不欲求的。
譬如聖人欲求的自在解脫,而不是貴重金銀財寶。聖人所學的,是一般人所不喜歡學的,好比聖人所學的是-內在生命的哲學,而不是追求虛榮浮華,賣弄心機。
所以聖人他只想回復到自己的本性良知,提醒世人不要胡作非為,違背自己良知而已。
這就是聖人將所要做的事,先去了解,先去實行,然後他才能輔佐萬物回歸自然純樸。因此,聖人他的任務太大了,世人的注目也太深了,所以他更不敢胡作非為而亂了修己治人的方針啊!
上一篇:聖人的處事 (第六十三講)
下一篇:回歸純樸(第六十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