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9 01:05:42漣漪

手札1020728

1020721

近期發文都是產品分享,很久沒打打近況了,以後回顧這段時間,心情應該是個空白吧。

最近在等公車的時候聽到兩個女生的對話,說的是她不是相關科系,最近去某家公關公司筆試+面試,公司發一張邏輯的東西給她寫,結果裡面只有一題對,其他都錯。面試完主審說:你對行銷這方面恐怕不是很了解。她去翻了行銷學的書,覺得裡面都是中文,卻看不懂在寫什麼。她朋友安慰她說,行銷的書都這樣。

終於去剪頭髮了,剪了頭髮同事不會大驚小怪的說:「你剪頭髮了?」然後品頭論型一番。也許這樣子有好有壞,但使人比較自在。


1020728

可能有幾個覺得憧憬/佩服的對象,因而會盡可能去探求訊息,點選任何照片或研究對方喜歡的事物,看到對方去參加遊行了,就去弄懂這遊行的意義。退一步來看,也許不該盲目探求。越來越有焦某的隨緣感。才剛說完就犯了。就當是趕流行罷!

張懸的歌很好聽,可是不能聽很久,可能是擔心會陷於某種情緒裡面,歌曲是濃縮的凝聚的,習慣了溫度,就會習慣了。兩者有一種迷眩感,像微醺的時候在酒館跳舞?分多次吃著吃著,會突然想到可以用什麼詮釋。

這週末又在假日工作,只看了一點點的歷史書,週日下午決定先放下工作去走走,於是走了兩個小時,太累了。報告本來該在上禮拜五給的,問客戶週一給行不?很阿沙力的允了,於是說什麼也得在週末趕出來才行。週末得工作到底是誰的問題?わたし?

被囑咐要悄悄給同事提前慶生,不能說。這種共同秘密的感覺,讓人有種play some role 的入戲感。(幹嘛特別用英文啊?)雖然本身不喜歡這種驚喜(?),不過別人喜歡,我會配合幫襯。

某個同事說:「好想吃小林的煎餅啊!」我手上剛好有,所以偷偷放到她桌子上。隔天同事發狀態說,公司在玩小天使遊戲嗎?怎麼一早來公司就有小林煎餅放在我桌上。這種驚喜我覺得比較優質。但不告訴同事這是誰做的好事,這究竟是好還不好,我還沒悟出什麼道理來。

本來默默的想,如果某人不玩了,我也就不玩了,這是第一條線。現在自己仍當局者迷,因為跳出遊戲要花很大的成本。我曉得未來還會有更艱困的,依安逸原則,這艱困必不是得讓自己提升而是損及安定感的,說不定也會有嚎啕大哭的時候──其實在這場遊戲中也曾有過。而莊家更改了遊戲規則,讓遊戲本身更加複雜了,我曉得這不是對遊戲者有力的宣告......但我不明白為何有玩家得以接掌了某部分的莊。第二條線是日夜接續,第三條線是負數歸零。

最近減少了畫圖、減少了美術相關的事情,就算哪個週末沒有回家功課,仍然翻滾到下次工作日,也是想好好的做些小事情的,時間太少,希望有長假,希望這不是在無病呻吟。

慢跑這件事情越來越流行了,從各種路跑活動開始,到許多朋友正在進行路跑的訊息。社會運動也越來越多事件,有所感受。

越來越察覺到自己對周遭事情漠不關心的態度,不是指社會運動,而是人際關係上的聯繫,我只掛念著,卻沒有動作。




今天在河堤看到這個,感覺也是不錯的give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