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08 16:09:57西爾法

(代貼)在歷史的陰影中復活--評《色∣戒》&(西爾法)《色|戒》影評之補充

在歷史的陰影中復活
--評<色戒>

 

作者:小墻(我好友)

鬥爭和交戰的時候,每個人的面前只有一條路可走,有的人站在革命的一邊,有的人站在反革命的一邊。每一個有人格的中國人都應該站在革命的一邊,團結在蘇維埃的旗幟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站起來,跟國民黨和蔣介石作無情的鬥爭,將神聖的民族解放革命鬥爭推進,反對帝國主義和擁護中國蘇維埃。

母親!我希望您站在正義的一邊,站在您的兒子的一邊,站在革命的一邊----
--<蔣經國家書>


整個民族心靈的死亡,冰冷而無情,只有愛(心中真實的存在),讓死亡的軀體留下一抹最後的餘溫,就如同男主角先生含淚看著女主角王佳芝香消玉殞後留下的空床,那是一抹冰冷時代中的餘溫。

不自覺地,歷史與大時代的潮流就架空了人的靈魂,並且派遣其鬼魅附身在每個被架空的靈魂中。於是,每個被附身的人,都不由自主地為歷史的鬼魅奔走呼號,拋頭顱灑熱血。<蔣經國家書>中蔣經國也曾為了這歷史的鬼魅(共產主義)甚至不惜與其父決裂,甚至要求他母親也站在他這邊。蔣經國早年服膺共產主義,中晚年卻承其父將台灣帶向白色恐怖與反共的路線,讓整個台灣籠罩在這種意識型態之中。李安成長在戒嚴時期,他一定深刻感受過「愛國、反共、為中華民族犧牲奉獻」等意識型態架空了他的靈魂。這也是為什麼李安說他電影敘事的方式「很台灣」,「他的心長在台灣」的原因,沒有他早年在台灣受教育的經驗,他不會拍出色戒。我們可以說戒嚴時期的台灣,是對李安的逆加持吧。

在歷史鬼魅(意識型態)的主導之下,敗德的行為也充滿新鮮的熱血,殺人與姦淫都有了正當的理由。彷彿不是為了自己而殺人;不是為了自己而姦淫,是為了整個國家與民族。在這個鬼魅之下,一切不堪的都被神聖化了,魔鬼被視為上帝,而敵人的上帝則是萬惡的魔鬼。

在二次大戰的時代氛圍中,在被「鬼子」佔領的十里洋場,有一群被視為魔鬼的「漢奸」(先生為典型人物)。鄺裕民則是為了心中「上帝」(民族、國家)而戰的另一種典型人物。鄺裕民為了民族大義,甚至不惜要他心愛的對象王佳芝去色誘、暗殺「漢奸」先生。劇情不複雜,就是色誘與暗殺,性與死的二部交響。然而這首性與死的二部交響,卻是當時甚至到現在整個中國的縮影:暗殺/反暗殺、國民黨/汪精衛、中國/日本、愛國/漢奸、統一/台獨。如此被不斷地推演擴大,無形的鬼魅深深值入被架空的靈魂之中,時代的漩渦將每個人都捲入,無力甚至不知掙脫,只能選擇皈依自己心目中的「上帝/魔鬼」。

在全民瘋狂的年代卻更顯出人心的寂寞、空虛、不安與焦慮。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王佳芝與先生在虛偽的(以開場麻將桌上的「戒」指為象徵)安排下相遇了,在暗殺與防暗殺、獵人與獵物之間,他們彼此空虛的靈魂找到了意義。彷彿要溺死對方的激烈性愛(色),正詮釋了彼此的空虛。只有在激烈的交媾中,生命才真實的存在著;那一刻,彷彿生命的實相在黑暗中透出一絲極亮的光;那一刻,他們才找到了真實的自我,他們才體解到一個人的真實況味。

當「人」出現時,「上帝/魔鬼」就漸漸退隱,最後,去拿戒指那一幕,「戒」指又再度出現(象徵了真情與信任),先生全然信任他心中的某種真實存在(愛?),他已經沒有了「戒」心;也因為那心中真實的存在,才有王佳芝的「快走」。她放走了獵物,也放逐了她心中的「上帝/魔鬼」。

對王佳芝來說,當她決定要先生「快走」時,她決定要當一個平凡而有情有欲的「人」,她心中的真實存在取代了虛偽的「上帝/魔鬼」(民族大義、愛國)。她拿下了身上用來自盡的毒藥,他不想為「上帝/魔鬼」而死,他選擇了自己面對死的方式。

王佳芝最後與鄺裕民等人一起被槍決了,是整個時代將她推向死亡,是鄺裕民心中的「上帝/魔鬼」將她推向死亡,而她選擇了死亡的方式,選擇了面對「心中真實的存在」。最後,她復活了,她終於像個人般頂天立地的活在時代的槍聲中。

李安是人文主義的,這部電影拍的是「人」的電影,影片的意義很單純,就是要告訴我們人應該怎樣活得像一個人,而不是活在意識型態的操弄下。「色戒」讓諸神退隱,讓人性彰顯。

這部電影是不談救贖的,慾望與真實的人性不足以救贖人心。或許這也是李安電影格局的限制,我想這部電影並未完全解決他的中年危機,他的身心矛盾還沒平息,所以我們應該還會有好電影可以看吧。

如果這部電影有什麼可以啟發人心之處,那就是我們除了要小心別讓自己掉進意識型態的漩渦中,對那些在漩渦中的人(例如口口聲聲要統一台灣、或將電影解讀為歌頌民族大義的人),也給予一點同情的悲憫與寬恕吧。

 

《色|戒》影評之補充

 

~~西爾法

 

導演:李安

 

終於趁颱風天,與社團朋友去看了色|戒。

 

覺得李安的手法是細膩的,藉景框裡的某些電影語言,言及了之前對於日中戰爭期間,於情、於性、於死、於史、於諷,諸位前輩導演所未能或不敢言及的。

 

許多人都影評過也看門道熱鬧過的部份,我就不再贅言了,僅補充我認為我看見的,而一般影評比較少觸及的區塊。

 

於情

王佳芝感受到先生需要愛,正如她一樣跳脫世俗。敢要她的人,她敢愛;不敢要她的人,她不愛;縱然外面物質世界是怎樣翻天覆地的時空背景,也阻擋不了她自己感情世界的翻雲覆雨。[人來就好]、她為他唱因[患難之交]而更[相知相惜]的歌、[那不是我的(鑽戒)],郎心底之竊喜、眼角之[淚與無奈]不言而喻了他對她的愛;[我好恨你][我不懂鑽戒,我只想看妳帶上它][快走],妹心底之情仇、眼角之[淚與不捨]恍然体悟了她對他的愛。

 

於性

第一次與先生將發生性關係,她想找回天性中的、女人當有的主控權;但先生是個狠角色,也正是她欣賞的狠角色;想成[SM],就是觀眾涉世未深、日本的情色A級片閱歷不夠。其實是───他要她,卻又擔心第一次不[明邀]就肯進房的女人另有目的。要行刺嗎?要利嗎?抑或亂世中單純地尋找愛與欲罷了!於是,把對方氣勢壓制的手法出來了:掄壁貼牆,扯裙,臨檢般探查絲襪盡處是否有行刺的工具(如雙刃老式薄刮鬍刀片、飛刀、掌心雷手槍等);抽兩皮帶猶如軍棍[殺威];皮帶將王佳芝反手縛而又[],這‧絕‧對‧不‧是‧[SM],若先生有此「好」,又怎可能僅此一次。之後數次,當王轉移易之焦點,說她要公寓、要回去拿鑽戒等等,易的臉上、心上都淡過了一抹笑。

  

於死

王佳芝為什麼不服毒自盡,除了僅那麼膚淺地想讓先生親審而再見最後一面嗎?我覺得女主角是有[天蠍座性格][復仇性格]的人,專情之餘,敢愛敢恨,心中自有一把尺,[]與眾不同,[]別人所不敢恨;[刺易案]若成,易死、同學也未必能活;易活,同學也未必盡死。何況,是誰讓她入了這場[行刺戲]?是誰要犧牲她的初夜前,早想好了卻事先沒照會過她,並且連選擇[對象]的主控權都不給?正是她那票話劇社的同學們!這次她終於奪回主控權,可以不再任人安排![快走],讓愛她的先生活;[不服毒],比誰都昂然地受死,受死之前看看[安排他入戲的那幫同學們]怎麼面對(背對)死亡。

 

於史

還原歷史的[中性],救國的方法並不只一端,多少人因持[異議他舉],被扣帽為[走狗]而至今[沉冤未雪],所謂的[忠與奸],究竟其中誰的手段才[抿滅人權][骯髒無比](甚至連家書都燒,硫磺島的家書也僅埋藏而已!)

 

於諷

諷把國際局勢想簡單了的幼稚病,憑著熱血充腦門[黨國教育]下的[自以為義][無限上綱愛國無罪][亂哽咽地喃喃自以為想當年自己也為國犧牲很多]的人,此以鄺裕民為代表,高高帥帥,張著抗日大旗,犧牲別人的血與肉体甚至靈魂來証明自己的[愛國與忠誠],王佳芝一句[三年前你可以的],真是道盡了某人[想欲呷假細膩]的心態。

 

 

 

 

 

PS

鄺裕民再次見到王佳芝

那句

[妳能再回學校真好](原句我沒法逐字記得)

我的感觸是

當人有把柄被特務握住

慌張之下

彷彿別無選擇而把[靈魂]拿去與[魔鬼]交易

從此就入了不歸路

再也回不去求學時代的單純日子

亦是一種悲哀

 

 

西爾法 2010-03-23 14:29:46

轉貼jhonman寫到:

有關汪精衛老先生歷史定位還是漢奸似乎已經成為定案
中國國民黨在台灣與中國共產黨至今是無法諒解他的
欲知詳情請看經盛鴻先生所著南京八年淪陷記

西爾法(Sealva)&文&#3 2007-10-31 15:22:29

「她若服毒, 不就完全證明她是特務,對易先生不過是演戲. 她想要傳達對易先生的真情」


這個面向的解釋
我覺得很讚
的確
女人可能有此微妙心理ㄛ

阿尼 2007-10-31 11:46:32

我認為李安的戲給觀眾很大的想像空間, 不同想法的人,可以有各自合理的解釋

像我就覺得王佳芝不服毒有可能1.對易先生還有期待 2.她若服毒, 不就完全證明她是特務,對易先生不過是演戲. 她想要傳達對易先生的真情

有好多地方 可以自由想像 這也是為什麼看完之後 會不由自主地去回想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