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5 17:49:35萬貓膜拜

民國廣州路名(今海珠、天河區)

Source: 《廣州市誌》
南華路 1926年拆龍溪西約、中約(舊商店區)、福麟街、紫來街、冼湧、躍龍東街等建成。因地處河南,並祈繁華發達之意,故名。舊用石灰岩塊、砂填底,瀝青面。分東、中、西三段,長2300米,寬11米。為商業街道,騎樓式馬路。

同福路 1926年建成馬路2013米,因在同福大街旁而得名。現分東、中、西三段,全長2750米,寬18米。為商業性街道,騎樓式馬路。

紡織路
 1928年前後建,因有廣東紡織廠,故名。長680米,寬12米。有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府舊址。

洪德路
 1928年拆洪德大街擴建。因“洪聖布德”傳說而得名。長640米,寬16~30米。為商業街,騎樓式馬路。

 

以上屆今海珠區範圍。
--------------------------------------------------------------------------------

禺東西路
 1932年開,泥路。因前屬番禺縣地,故名。長660米,寬9米

十九路軍墳場路
 1933年建,因有十九路軍抗日陣亡將士墳場,故名。長2000米,寬6米。1982年改名水蔭路。

中山公路 建於1924年,為紀念孫中山而命名。路長約13公裡,寬11米,瀝青路面。

 

以上屬今天河區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