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01 12:30:37高處不勝寒

恩 典---2006.6.1台時副刊「山高水長」專欄(收錄於高雄縣作家

恩 典---2006.6.1台時副刊「山高水長」專欄(收錄於高雄縣作家作品集)

六龜山地育幼院因楊恩典而聞名中外,創辦人楊煦牧師和林鳳英夫婦開始收養第一個啞吧孤兒林路得時還居無定所,1964年才於現址築茅廬定居,逐漸整修而有如今風貌。

1974年3月,天生無臂人楊恩典,剛出生就被棄置於岡山菜市場肉攤上,岡山警察局找遍所有育幼院都沒人敢收養她,後來找到六龜山地育幼院楊牧師夫婦,楊牧師初見她即憐憫地說這是上帝的恩典,所以將她取名為「恩典」。

「她沒手臂,怎麼還說是恩典呢?」

「她沒有雙手,上帝免除她人世間的勞役,這不就是恩典嗎?」

六龜山地育幼院經費起初並不充裕,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時,某次至山鄉巡視,發現這所孤兒院,曾六度造訪,關懷備至,並把他抱著無臂恩典的相片印製成郵票發行,無臂人楊恩典立即成為臺灣家喻戶曉的人物。

蔣經國不但給她莫大的精神鼓勵,也帶給她醫療救助,更讓社會各界注意到育幼院艱苦情況,該院因而聞名全省,受各界矚目和關懷,打響知名度後,各種救濟不斷湧至,該院因而有更多撫孤能力,歷年來培育許多出類拔萃的院童,楊恩典更是該院最有名的「院寶」。

十多年來,楊恩典一直讓人有種冷漠的感覺,不發一言地蹲踞在她專屬工作室裡專心繪畫,和她說話,她不但頭也不抬一下,還不愛搭理人家。

一直以為她是面無表情的,沒想到她的笑容竟然燦爛無比!

每次去六龜山地育幼院採訪,院方都把心思用在招待貴賓身上,讓人感覺客氣中帶有幾分公式化的冷漠。

參加創辦人楊煦牧師80歲慶生晚會,感覺卻截然不同,溫暖人情洋溢寒風中,連楊恩典冰封的臉都解凍!

楊恩典因為天生「不平常」,她脾氣也天生不是平常的好,或許在她幼小心靈中,上天原本不公,因她不能像別人一樣自由取捨外物的種種磨難和苦痛,只有用「恨」填補天生不足的裂豁。

蔣爺爺的關愛,也彌補不了她因天生缺憾所造成的不快,楊恩典雖能以口足代手,細膩描摹她的心思與天地,也因而得獎成名,但缺手的不便,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永世難堪的折磨。

小學生聽老師說楊恩典用腳包水餃,直覺說:「好噁心!誰敢吃啊?」

那位老師把十大傑出青年賴東進小時行乞的遭遇說給學生聽:「賴東進描述他小時候有一次整天沒要到飯,餓著肚子拖著疲累的腳步,在暮色蒼茫的歸途中,正愁著不知如何度過寒冷的漫漫長夜,忽然看到昏黃的街燈下,有一碗幾乎已經曬乾、中間微微發酸、而且爬滿螞蟻的狗飯,他欣喜若狂的解決了那頓晚餐。」

學生裝模作樣做嘔說:「那更噁心死了!」

「如果一盤楊恩典用腳包的熱騰騰水餃,和一碗乾巴巴發酸又長螞蟻的狗飯,讓你們挑選一樣,你們會如何選擇?」

「那當然選水餃啦!」

楊恩典無可奈何地用腳做著生活上的每一樣事情,還要默默承受平常人不平常的眼光。

每次看到她,就慚愧自己笨拙無法表達內心誠摯的關懷,找機會跟她說話,她卻不發一言地專心作畫,直覺她似乎很不喜歡這種千篇一律的「招牌」工作,每次成為在來賓面前表演的工具,所以她似乎以無言抗議,懶得理會人家。

原以為她永遠不認得我,但在楊牧師慶生晚會中,她竟然很開懷地跟我打招呼,從沒看過如此燦爛的笑容,使我反而有受寵若驚的喜悅感,苦難並未磨滅她的天真!

突然感覺她甚至有可能記得每一個來看她的人,她只是冷眼旁觀每位來訪者的心性,而且記得每個人的一舉一動,當人們對她品頭論足的時候,她早已在腦海光碟中貯存了好壞不同卻都難以磨滅的記憶。

「恩典,妳去旗美商工唸什麼?」楊恩典每晚克苦克難地遠從六龜到美濃就學。

「唸電腦設計,他們還有汽車修理,我能唸嗎?」苦難並未剝奪她的幽默感!

被造化作弄的楊恩典身心都已長大,我笑得很開心,恩典也花枝招展般綻放燦爛笑容。

1978年5月28日,蔣經國就任總統後再到育幼院巡視,即將入學的楊恩典向「蔣爺爺」訴苦說她沒手不能寫字。

「蔣爺爺」鼓勵她:「可以用腳呀。」

那時起,她就以堅毅不拔的決心,用腳學會平常人用手做的各項事情,而且比許多人用手做得更好,首次於六龜鄉學區書法比賽榮獲優勝獎時立即造成轟動,在她歷盡千辛萬苦的學習過程後,成為聞名中外的口足畫家。

楊恩典1997年考上旗美商工,每晚遠從六龜到美濃唸書,有時拜託朋友以機車載到學校,坐機車對她而言很危險,因她沒手可抓,如此經3年艱苦求學路程,千禧年畢業,成為眾所矚目和祝福的焦點,更是殘障者優良楷模。

自古以來,許多平民百姓喜歡把孩子讓達官貴人抱抱,認為如此能沾點貴氣與福氣,現代政客善於反向思考,不管他們是否真正具有歡喜心,總會在公眾場合藉著親近稚子或殘障人士,以肢體語言表現愛心,有心無心都是為了彰顯他有政治家民胞物與的胸襟。

和殘障者相處,經常會想到他們的痛苦與不便,較熟的好朋友,我有時還會忍不住伸手撫摸他們自己都不願觸摸的傷痕,在那剎那間感應得到他們心裡傳輸的溫慰與悸動電波,人間溫情是易導電體,在溫暖情境中尤其容易心電感應。

楊恩典是上天賜給楊牧師夫婦愛心回向的恩典,六龜山地育幼院因為有她這位「院寶」,不分黨派的許多軍政各界高官,都把訪視六龜山地育幼院當成仕途必經之路,因為楊恩典全身已沾滿福氣與貴氣,是政客高官最容易將他們愛心傳遞給社會知曉的聚光焦點,無異是現代政客攀登仕途的終南捷徑,該院也因而得以讓更多孤兒獲得更好的照顧。

但每次冷眼旁觀,卻看不見那些訪視者有多少發自內心的善心與溫情,楊恩典是「本尊」,當然比我更能感應膜拜者是否虛情假意,懶得理你還算客氣,硬要叫她堆著商業笑臉,她的心裡自然就會響起大家都想像得到的聲音。

歷經各種磨難,恩典終於長大成人,更遇到心甘情願呵護她的愛人,相知相惜,擁抱彼此人生的每一分秒。

應接不暇的演說,是上帝要楊恩典曉諭世人的旨意,她是上天恩賜世人的典範!
3 2008-11-24 21:41:53

1

婉咩 2008-09-13 08:52:21

楊恩典的故事讓我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