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9 11:05:21古 秀 美

稻米轉契作國產雜糧 無米樂崑濱伯全力支持



 (CITY BEING 樂活城市新聞發布)

  「呷飯皇帝大」國人飲食日趨多元化,雜糧用量漸趨增加,食米量減少,而且農民技術好,所以「臺灣米淹腳目」!因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動「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及「大糧倉計畫」,期能調整稻作結構及建構國產優質雜糧供應鏈,提供民眾安全安心之國產雜糧。農糧署南區分署姚志旺分署長拜會後壁無米樂冠軍米得主的崑濱伯,說明稻米轉契作國產雜糧政策,崑濱伯表示肯定及全力支持。

調整稻米、雜糧結構 符合國人需求

  姚分署長表示大豆(黃豆及黑豆)、小麥、及硬質玉米等雜糧每年進口數量高達800多萬公噸,而國產數量約49萬公噸,僅佔6%,幾乎全仰賴進口。「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目的係輔導農友適地適種高品質水稻,並轉作進口替代、外銷主力及重點發展等具競爭力作物,以調整稻作產業結構,期將目前全年水稻種植面積由27萬餘公頃調減至24萬餘公頃,以平衡供需並加速產業結構調整。

  為鼓勵農友種植進口替代(如非基改大豆、硬質玉米)、外銷主力作物(如毛豆)及重點發展作物,農委會並已調整相關獎勵金,分別提高為每期作每公頃3萬至6萬元、4萬元及2.5萬元。另為建構國產優質雜糧供應鏈,結合「大糧倉計畫」,輔導機耕中心體系擴大規模、建立集團產區安全用藥及採後處理中心、發展國產雜糧多元加工行銷及落實地產地銷等措施,以平衡供需並加速產業結構調整。

國產雜糧非基改、新鮮、安全 最佳選擇

  為提升我國雜糧自給率,農糧署南區分署姚分署長拜會芳榮米廠等稻米集團產區經營主體,說明相關政策及輔導措施,各經營主體均認同且願意推廣雜糧面積。分署並特拜會後壁無米樂崑濱伯,崑濱伯表示此政策不但可以提供安全安心且優質的國產雜糧,調整稻米生產量,也可以穩定農民收益,因此他全力支持稻米轉契作雜糧政策,也希望民眾多消費國產雜糧,支持在地國產優質米糧。

  姚分署長特別指出雜糧品項多,可製成國人愛食用豆腐、豆乾、豆漿、胡麻油、烤番薯…等,都是日常國民小吃食材。但是國產雜糧因經營規模小,生產成本高,相較進口產品雖較無價格優勢,然而國產雜糧具有在地、新鮮、非基改等優點,其營養成分不因長久儲存而減損,且屬節能低耗水旱作,大家可與米食混合或輪流食用,增加各種營養成分的攝取,是良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