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4 22:18:07古 秀 美
追尋偉大藝術家的足跡陳澄波百二巡迴大展最終站「藏鋒─陳澄波特展」故宮開展
(CITY BEING 樂活城市新聞/記者古秀美/台南報導)
由臺南市政府、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以及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共同主辦的「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大展」,將於 12月 5日循著陳澄波生前的足跡回到臺灣,航向最終站臺北,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藏鋒-陳澄波特展」,完成長達 15個月三國五城的東亞巡迴。本(4)日主辦單位並於故宮舉行開幕記者會及開幕酒會,賴清德市長、國立故宮博物院馮明珠院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謝國興所長、陳澄波文化基金會陳重光榮譽董事長、陳立栢董事長、嘉義市黃敏惠市長,以及策展人國立成功大學蕭瓊瑞教授等都親自出席,場面熱烈。
2014年的「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大展」自 1月首先從臺南出發,市府以「澄海波瀾」為主題,規劃 4個展場,近千件的真跡作品以及相關史料文物,不僅是臺南地區首次如此大型規模的展覽,所展出的陳澄波作品,也屬有史以來最全面完整的一次。「澄海波瀾-陳澄波大展」於 2個半月展出期間獲各界肯定及好評,總計吸引近 20萬人次的參觀紀錄,打破近年來國內大型策展紀錄。此後大展陸續前往中國北京「中國美術館」進行「南方豔陽-陳澄波藝術大展」及上海「中華藝術宮」展出「海上煙波-陳澄波藝術大展」,成為中國有史以來首次針對臺灣重要藝術家陳澄波最深入完整的策展,獲得亞洲藝術界及媒體的大幅報導關注。9月,大展再將巡迴腳步回到陳澄波的母校,以「校友聯展」的方式,於許多臺灣重要前輩藝術家藝術養成重要搖籃的東京藝術大學(前身為東京美術學校)展出「臺灣近代美術─留學生的青春群像(1895-1945)」,創下該校首度策辦校友聯展的紀錄。
大展巡迴東亞三國五城的最終一站「藏鋒-陳澄波藝術特展」,主辦單位特別結合故宮 90周年慶祝活動,邀請國立成功大學蕭瓊瑞教授策展,以陳澄波「融合東西」的創作思維為策展主軸,除常見於世人的陳澄波油畫及水彩作品,更特地規劃展出藝術家較少面世的中國傳統水墨作品,不僅為巡迴大展譜下最美麗的句點,更呈現出陳澄波融合東西的創作歷程以及熱情的藝術生命。
蕭瓊瑞教授表示,本次展覽主題有別於以往我們對於陳澄波是「熱愛鄉土並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新聞稿有著前衛思想的藝術家」之固有印象,將凸顯藝術家戮力從事臺灣文化主體建構,以及企圖融合臺灣土地特色與西歐現代藝術思潮的努力;從陳澄波的東方水墨創作中,更看他如何理解倪雲林、八大山人等人品的用比用墨,從而建立強烈自我風格,在東亞近代美術史取得典範性與代表性。策展人從藝術家受「中國水墨繪畫」的影響角度切入,期能讓參觀者對熱情奉獻的臺灣前輩藝術家陳澄波,有更為深入、全面而系統性的瞭解。
「藏鋒-陳澄波特展」以模擬節氣的歷程分驚蟄、初露、小滿、大暑、霜降與立春六段主題,詮釋陳澄波由臺灣至東京、上海再回到臺灣,其旅居三地生活與創作的獨特經驗,除了開拓了他的藝術視野外,亦受中國水墨繪畫的影響而在創作上形塑出「融合中西」的文化匯流特色。本展前五主題選件包括 66件油畫、3件膠彩、9件水彩、12件淡彩速寫、9件水墨、4件書法、18件文件書信,及 28件遺物等,最後一主題「立春」,則呈現臺灣社會在逐步解嚴後,其作品被重新的認識與研究。本展將自 2014年 12月 5日起至 2015年 3月 30日於故宮博物院105及 107展廳展出,歡迎國人踴躍前往參觀。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指出,臺南是臺灣文化首都,有責任將臺灣最珍貴值得保存的各種文化遺產永續推廣。陳澄波的藝術成就不僅止於美術館的展覽品,或是拍賣場上奇貨可居的藝術商品,更是全臺灣最寶貴的藝術資產。今年市府藉由「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大展」,將臺灣前輩藝術家陳澄波所留下的大量經典作品推向國際舞台,從而也將藝術家畢生致力的藝術推廣以及土地認同的熱情,散播至世界上更多角落。賴市長並於大展期間兩度率團出訪中國上海及日本東京進行「藝術外交」,透過臺灣自身的文化軟實力走出臺灣,也創下國內城市外交的先例。展望未來,臺南市將擁有一座屬於市民的美術館,這座美術館,也將繼續把臺灣藝術前輩的辛勤耕耘做最好的保存,並將這些珍貴作品介紹給所有國人。
展覽日期:2014年 12月 5日至 2015年 3月 30日
展覽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105與 107展廳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展出主題
驚蟄(1895-1924)
從其出生至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求學並受日籍美術教師石川欽一郎啟蒙,而開啟其藝術探索之門;
初露(1924-1929)
說明陳澄波日本東京求學習畫的歷程,展現其學院派風格的作品以及對世界美術發展的體認與建立;
小滿(1929-1933)
旅居上海其間,與中國近代重要藝術加密切交流,畫風逐漸產生變化,作品除富立體主義、野獸派、超現實主義等西方前衛畫風的探討,也呈顯受「東方化」的思維影響;
大暑(1933-1945)
陳澄波返鄉後,積極推動臺灣美術運動以及勤於至各地如台南、彰化、淡水等地寫生,作品始終充滿著中國傳統水墨的筆觸特色與寫意精神等繪畫特質;
霜降(1945-1947)
1945年臺灣光復,欣喜成為名正言順的中國人,卻在 1947年在自家畫室留下一幅〈玉山積雪〉後,於「二二八事變」中受難。
立春(1979-2014)
隨著臺灣社會的逐步解嚴,1979年的陳澄波遺作展,象徵著這位臺灣美術運動先驅,突破困厄壓制際遇的開端。伴隨而來的是大量的報導、各種展覽活動的展開,以及學者運用各種不同理論觀點探討陳澄波的藝術成就、影響及貢獻。2014年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展及《陳澄波全集》的出版,正是此一歷史重建歷程的高峰,並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藏鋒-陳澄波特展」作為階段性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