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背潰爛一年求助無門 「血栓溶解血管成型術」救腳
(記者古秀美/台南報導)
王先生,50歲,一年多前因右腳背潰瘍而求診X大醫院,當時心臟科以「氣球擴張術」及支架置放打通其右腳血管,但傷口卻一直未癒合且持續潰爛到都可看到肌腱(如圖片-王先生術前)。無計可施之下,王先生輾轉至安南醫院求助,並經整形外科而轉診至心臟外科。檢查後,非但發現先前所置放之支架早已阻塞,且膝下至足背血管也阻塞,因此心臟外科決定採取「經導管溶栓術」及「覆膜支架置放」方式,終而順利打通已阻塞的支架及膝下血管,潰瘍處也不需要再植皮並於一個多月後完全癒合(如圖片-王先生術後),自此終於能正常行走,不再跛行。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偉華指出,「下肢動脈阻塞PAOD」是讓王先生右腳之所以會足背潰瘍及跛行的主因。之所以會阻塞是因為動脈內壁的粥狀動脈發生硬化,脂肪一直累積在血管的內膜上,讓血管壁不正常地向內增厚,造成血管口徑越變越窄。如血栓沉積此時又來湊熱鬧,將使得血流更不順,因而血管阻塞處的血流量更少,直到症狀發生。
陳偉華表示,「下肢動脈阻塞」輕微者肢體末梢會痛,嚴重的話肢體會缺血潰瘍甚至需要截肢。它是一種常見的血管疾病,症狀表現通常是間歇性跛行及下肢傷口難癒合。因其為全身性的血管疾病,故有下肢動脈血管疾病的病人,其罹患冠狀動脈或頸動脈疾病的機會將比正常人來得高。
至於病變部位,陳偉華說從主動脈、骼動脈、股動脈到膝下脛動脈等各段血管部位都有可能是其發生位置所在,不同部位的處理方式及預後又各自不同。目前安南醫院百分之九十以上皆可採用導管介入性氣球擴張術及支架置放來治療各類下肢動脈阻塞,而血管繞道手術則退居為最後一線治療。像患者已經做過支架置放再發生阻塞或下肢血管繞道再阻塞的患者,陳偉華醫師也能利用特殊支架及塗藥氣球再打通,讓病患免於截肢。
一般來說,臨床症狀由輕至重可分為以下四期:
第一期〜無症狀
第二期〜間歇性跛行:走路時會感覺小腿後方(腳後跟處)酸痛和腫脹。
第三期〜連休息時都會疼痛
第四期〜傷口潰瘍或腳趾發酣壞死
最後,陳偉華強調,「下肢動脈阻塞」好發族群大都為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洗腎者、吸菸者(據統計超過80%的下肢動脈疾病患者都有抽菸習慣)等,其中又以糖尿病者人數最多;因其為末期血管的疾病之一,若一旦發生的話,代表其他周遭的血管也已發生病變,千萬不可小覷。如自身懷疑開始有上述第二期以後之症狀表現時,應趕快求診心臟外科醫師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