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7 20:56:12古 秀 美

登革熱進入流行高峰期,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林局長視察社區登革熱防治!





登革熱進入流行高峰期,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林局長視察社區登革熱防治!



 

 (記者古秀美/台南報導)

入夏後,屏東縣、臺北市、高雄市皆已傳出登革熱疫情,臺南市雖尚無病例出現,但每年911月是登革熱的流行高峰期,臺南市不因疫情未出現,就輕忽社區的登革熱防疫工作。於今(17)日由衛生局林局長帶領衛生局、環保局區隊、中西區區公所同仁,針對中西區的高風險環境進行巡查,此次巡查的重點為一般家戶、空地及空屋環境。

 中西區為臺南市最早期被開發的區域,商店、古蹟、廟宇林立,人潮聚集,亦因早期開發,轄區內屋舍多屬舊式建築,屋型深遂陰暗,許多家戶都有地下室設施,空屋、空地眾多,因此在社區登革熱巡查中,常可發現登革熱斑蚊的踨跡。臺南市近年為防治中西區的登革熱疫情,除由衛生局的登革熱監測人員,環保局的區隊人員進行住家內外的登革熱孳生源巡查及清除外,區公所亦積極針對社區環境進行整頓,並在每一里組織社區滅蚊防疫志工隊,運用社區志工的影響力進行鄰里家戶宣導及積水容器巡查,髒亂點提報。期在市府各局處及社區里民的合作下,遏阻登革熱疫情。

 此次訪查發現多數民眾認為住家環境乾淨或儲存的水有時常在更換,即無孳生病媒之機率,但民眾不知一下雨,戶外被堆積或丟棄的瓶瓶罐罐、鍋碗瓢盆都有可能變成蚊子下蛋的好去處,而且蚊子的卵在乾燥的環境下可存活一年,遇到水就伺機孵化,唯有民眾加強巡、倒、刷、清的正確觀念,並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每週定時巡視及清除住家環境中的積水容器,才可享有安全的居家生活。

 臺南市不以疫情的多寡,做為防治深度及廣度的深淺,並呼籲市民,東南亞的登革熱疫情屢創新高,鄰近縣市的本土疫情仍持續增加中,加上目前氣候晴雨不定,氣候涼爽正適合蚊蟲孳生,只要積水容器不除,社區即有登革熱的流行風險。請民眾務必主動巡視並清除居家環境內外積水容器,不要讓病媒蚊孳生。若有出現發燒、頭痛、全身倦怠、後眼窩痛、肌肉痠痛或關節痠痛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活動史、旅遊史;衛生局並呼籲醫師,注意是否有疑似登革熱之病例,一旦懷疑病患可能感染登革熱,應即通報衛生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