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4 20:58:42古 秀 美

[心臟復健]成大醫院復健部謝佩君主治醫師

 

成大醫院復健部謝佩君主治醫師


 (記者古秀美/台南報導/影音錄製)

 

心臟疾病的患者,常常會因為恐懼而不敢做許多日常生活,有些病人不敢抱孫子或抱小孩,有些病人只要身邊沒有人就會害怕,不敢出國玩,常常會抱怨自己好像廢人一樣;的確,病患的這些想法不是沒有理由的,急性期及大病初癒時,確實會有較多活動的限制,但是隨著病情的穩定,是可以慢慢恢復日常生活、工作或運動的習慣。活動過猶不及,太久不活動會造成許多併發症,降低心肺功能,以至於心臟的負擔更大,疾病容易復發。對於心臟疾病患者的全方位照護,恢復生活品質,提升心肺功能,減少疾病的再發率,就是心臟復健的宗旨。

 

   適合做心臟復健的病患包含心肌梗塞患者、經支架或繞道手術者、植入節律器前後的患者、心衰竭患者、心臟移植的患者,瓣膜疾病手術患者;或是具有許多心臟疾病危險因子的患者,醫師建議預防性心臟復健。

 

   心臟病患所做的復健就叫做心臟復健,在歐美日本等等先進國家是非常普遍的醫療,大規模的研究顯示心臟復健訓練可以安全有效的提升運動心肺耐力,改善血脂肪、血糖、血壓等冠狀動脈心臟疾病危險因子;參加心臟復健訓練者於長期追蹤時有較低的死亡率。病患多數先接受門診心臟復健,等到體能穩定後,可改為個人自我監控下運動;在此過程中,病患可學會監測運動中的心跳數,了解個人運動訓練心跳範圍;有能力自行在社區中繼續維持規律運動的良好習慣。

 

   以心肌梗塞患者為例,住院期的復健(1),於加護病房期,建議於治療師監督下進行呼吸訓練(例如腹式呼吸),翻身轉位,關節活動。於一般病房期則是於治療師監督下進行漸進式床邊運動,站立,緩步行走;每分鐘心跳率不超過休息心跳率加20跳,活動時間可由3~5分鐘開始,逐漸延長至10~15分鐘,以不累不喘為原則,避免閉氣出力(例如便祕 )以及上肢出力運動;初次行走,應於治療師監督下進行。狀況好的病人可練習上下樓梯。

 

出院後,至復健科回診並進行運動心肺功能檢查及復健。運動測試心肺功能檢查 ( 2)為藉由踩腳踏車的運動,在醫師監測下,過程中藉由對受測者吸氣及吐氣的氣體分析,測得受測者運動過程中的氧氣消耗量(攝氧量),用以評估體能及心肺耐力。可測得患者的體能狀況,及患者在各種身體活動時的耐受度及安全性。醫師參考運動心肺功能測試的結果,對於個別患者可開立運動處方。門診復健的內容以有氧運動為主,全程有治療師監督,無線心電圖,血壓,血氧計監測。若病患於平地行走速度可達每分鐘100公尺,大約等於獨立執行日常生活的心肺功能,亦可爬1~2層樓梯。平時自我監控下運動時若出現胸悶、頭暈、噁心、冒冷汗等不適症狀,請立刻停止運動並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