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8 19:32:54古 秀 美

民族管絃樂團 五大計畫伴轉骨

          {悠遊臺灣新聞網/記者古秀美/台南報導} 

參加一場音樂會,就只是一場音樂會嗎?幕起幕落間,聽眾得到了什麼?演奏者又學到了什麼?2000年成立迄今已邁入第13年的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呈現的是〝More than〞(不只是……)的思考模式:民族管絃樂可以不只是什麼,同時也是、還是、更是什麼。在歷年音樂會中,本市民族管絃樂團不僅專注於演出,同時更塑造了獨特的文學、美學觀照,向為國內國樂界矚目。

葉局長表示,個樂團的音樂活動,經常忠實反映出其發揮社會功能的努力歷程。本市民族管絃樂團自成立以來,無論在重要慶典、國際會議、地方性文化活動,或城市迎賓、社區與校園巡演等皆全力以赴,發揮了「臺南城市專屬專業樂團」的演出功能,從而也滿足不同年齡層及不同生活背景聽眾的精神需求。如同剛踏入青春期、正在「轉骨」的青少年,滿12歲的民管對於寬廣的未來更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不僅已於今年初剛完成創團以來最大規模招考,增添了8名生力軍,朝向「中型樂團」編制目標前進,今後更將以「機構化」為努力目標,讓經年累月專業演出的成果獲得議會認可,成為具獨立預算規模的公設專業樂團。

為了達到上述的長期目標,該團也公布2013年度計畫,分為「定期音樂會」、「藝文推廣活動」、「節慶音樂會及公務演出」、「城鄉交流音樂會」及「自我提昇計畫」5大項目。定期音樂會春季公演「清泉石上流」,邀請國際知名指揮家瞿春泉老師擔任客席指揮;秋季公演「如果遇見秋天,在臺南。」則與高雄市國樂團聯演,為南臺灣兩大專業樂團首次合作。藝文推廣系列則包括有「校園文化日」、「藝術進區」、「吳晉淮紀念音樂會」以及以臺南地景和風土民情為主題獎勵創作、公開徵求新樂曲的「用音符寫地圖」作品甄選活動,期盼能為大臺南蘊釀更多家鄉的歌,成為最富鄉土情的伴手禮。

配合本市慶典如臺南文化行春、鄭成功祭典暨紀念活動、孔廟文化節、白河蓮花節、七夕嘉年華、跨年晚會,以及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慶,還有配合城市行銷的公務演出等,民族管絃樂團也依舊不缺席。另外,今年民管並將前往桃園中壢藝術館及高雄大東藝術中心分別舉辦「城鄉交流音樂會」,期待以城市間彼此不同型態的藝術交流,產生更多相互學習的社會能量。

當然,自我提昇計畫更是樂團每年的重頭戲,也是樂團持續成長最重要的一環。包括「分組技術訓練」、「年度自我成長計畫」的提報及成果驗收,目的是在加強團員對音樂的多元化學習,鼓勵樂曲創作或學術研究;此外,不定期舉辦的「心靈加油站」講座,邀請專家學者講授美學、哲學與文學主題以及表演藝術的肢體展現技巧,也藉以涵養全方位藝術修為,增進團員樂曲詮釋能力。

樂團藝術總監劉文祥表示,音樂不只是音樂,更負有社會責任及對城市族群的關照,如此才能打動人心。大臺南具有傲人的文化深度與豐富的文化資產,藝術氛圍濃郁,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未來也將持續在專業主題音樂會上作更深、更廣的發揮,倡導本土關懷、創新多變演出,落實「音樂生活化、生活優質化」的理念,務求為臺灣的民族管絃樂開出一條嶄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