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3 22:07:06古 秀 美

署立台南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政佑--夢遊的症狀~

 

{記者古秀美/台南報導}衛生署台南醫院耳鼻喉科林政佑醫師表示夢遊症在國際睡眠障礙分類中屬覺醒障礙之一,也就是想要醒卻醒不過來的睡眠疾病。

 

症狀是患者在深度睡眠中會不自覺的自床上坐起、離床四處走動,這時通常夢遊者的眼睛是張開的,面部表情呆滯或茫然,行走良好,但在警覺度和反應性上會較差,可能因此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

 

有些兒童會合併有哭鬧、尖叫、躁動及拒絶身體上的接觸等舉動。

一般來說,夢遊者隔天並不記得所發生過的事情,可能因為他們雖然起來遊走,但正常的記憶運作的腦區仍在睡夢當中的緣故。

 

如何處理夢遊

 

夢遊易發生在4-12歲兒童身上,15歲後會慢慢消失,只剩下0.5%的成人會偶發性的發生,無男女差異,但常有家族史。

通常患者都是安靜的做著某件事情,完成後就會自己再回床睡覺,並無需喚醒患者。

 

如果患者想開門出去,讓辦法讓他出不了門,如果覺得可能有其他危險舉動時,便可以溫和的方式叫醒患者。

對於孩童不需特意告訴他或指責她,以免造成孩童的挫折及焦慮感。

 

為什麼會夢遊

 

夢遊的原因尚未被完全釐清,目前比較認為夢遊的發生是因為意識狀態產生解離的現象,部分腦區在深睡的狀態,而部分腦區則醒來而主導了身體活動。

 

成人常見誘發因子包括睡眠不足、發燒、過度疲倦、使用安眠藥及一些抗精神病的藥物。但在兒童身上則較可能是因為大腦尚未發育成熟,或是因為外在原因(如聲響、光源)或是內在原因(尿意等)的刺激反應,不能將他們自沈睡中完全喚醒,處於半睡半醒狀態,而產生夢遊的症狀。

 

 

 

 

 

 

 

 

 

 

 

另有一說即是兒童的深睡期比較多,所以發生夢遊的機會也較多。

 

夢遊的治療

 

林政佑醫師表示夢遊需先排除可能是藥物的副作用,如果是藥物的副作用,應慬慎評估繼續使用此藥物的必要性。

 

針對因壓力而發生夢遊的患者可以從生活習慣上先作改變,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質,睡前讓自己放鬆,調整生活步調以減少誘發因子出現,睡前也不從事刺激性的活動:如看恐怖片、打電腦遊戲等。如果對患者或家人造成壓力困擾,也可求助醫師。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