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3 15:47:22古 秀 美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發佈~南市民間文學集1-3新書發表~

 

    (記者古秀美/台南報導)民間文學是由庶民以口耳相傳的方式,集體創造出來,在民間一代一代流傳下去的一種文學形式,具有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功能。臺南素來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風鼎盛,更蘊藏豐富的文化資產,因而民間文學也早已是臺南在地文學、文化的一環。由於民間文學以口語流傳,極易流失,因此調查、採集、整理民間文學成為當務之急。基此,市府文化局特別規劃出版「臺南市民間文學集第一輯」(1-3),選定本市民間文學「積極傳承人」(Active Bearer邱進老先生之講唱內容,出版歌謠集2本、故事集1本,並於本日公開發表

    未曾受過教育、目不識丁的邱進老先生,生於昭和6年(西元1931年),幼時因不明原因視力受損,成為俗稱的「五分仔目」(弱視),雖然有此缺陷,但也因此造就他聽力、記憶力及音感特佳,造就他學習及傳承民間文學的良好基礎。邱進自小居住在安南區土城仔,當地並無特別盛行講唱民間文學,他之所以能成為積極傳承人,主要是出自於他本身對民間文學的熱愛。邱老先生學習歌謠的速度比一般人快,聲音又高亢響亮,講唱歌謠除可消遣娛樂、自娛娛人,他也因此受到外界肯定,從中獲得成就感及自我實現的價值感,這也正向增強他主動學習的意願。邱老先生所學習的民間文學無特定對象或主題,只要聽到歌謠和故事,不管是由誰講唱,都很有興趣積極學習,學習對象包括村人、工作夥伴、交流訪視團體,甚至廣播電台、錄音帶等。

    文化局表示,原臺南縣自民國88年即著手整理縣內民間文學,在胡萬川與林培雅兩位教授努力推動下,已出版了包括閩南語歌謠集1冊、閩南語故事集10冊、閩南語諺語集9冊等共計20冊的民間文學主題書。縣市合併升格後,大臺南市的民間文學採集工作也持續不斷,目前並已累積一些成果,第一輯即出版歌謠集2冊、故事集1冊,這三集講述者則以世居安南的邱進老先生為主。在傳統的社會中,像邱老先生這種會說唱很多傳統歌謠,講很多傳統故事的民間文學重要傳承者,以文學研究觀點來說,也就是所謂的「積極傳承人」(Active Bearer);他們學習、記憶民間文學的能力很強,甚至還會創造出新的民間文學,平日經常講唱,也讓民間文學流傳更廣更遠,對民間文學的傳承貢獻很大。

    在地人士發現邱進老先生這位民間文學珍寶,首先須歸功其外甥蔡奇蘭先生(即府城詩人鹿耳門漁夫),他從小聽邱進唱歌長大,後來並用民間歌謠形式(七字仔)作詩。2000年第一屆臺灣文史營在土城聖母廟舉行,鹿耳門漁夫作為主辦人之一,特地邀請邱老先生前去演唱歌謠,引起媒體注意、廣泛報導,使得他逐漸成為本市最具代表性的民間歌謠演唱者。

    文化局指出,民間文學的知識涵養需要非常長的時間及心力方能造就,因此要出現一位「積極傳承人」十分不易。邱進老先生作為重要的臺南文化、文學傳播者,能夠為其出版這三本專輯意義非凡。後續文化局也將持續探訪搜尋本市民間文學積極傳承人,並繼續努力採集、整理民間文學,將這項珍貴的庶民文化資產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