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07 12:46:28ST

悲傷的核心

之前po過「搖籃曲」這首歌
當時寫了這樣一段話

「其實對別人說「不要哭」
有時候挺殘忍的
就算是對小孩而言
為什麼不能就讓他先哭個夠
再一邊好好看看他悲傷的核心在哪?」

最近在看一個諮商師的網站
有篇文章提到他與小孩的互動
看完後很令人動容
能在表面行為的背後
看見更深一層的需求
不容易啊

看得見「悲傷的核心」是了不起的能力
往往也是要先看得見自己的
才有能力看見他人的

------------------------------------
轉載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huck103/post/1321890067

篇名:傷不會沒有,但委屈可以少一點』黃阿赧與爸爸極短篇之十一


農曆過年,是很多人團圓開心的日子

農曆過年,對不少人來說

也是很多無法言說的夢魘的集合

 

從小,我就看我的媽媽,在農曆過年前回到苗栗爺爺老家,從早操勞到晚,一家子二十幾口的年夜飯,張羅起來是非常辛苦的事。還記得六七歲吧,看著媽媽在客家莊裡辛苦又被責罵,委屈地在房間裡拭淚。那時候的我,只會靜靜的陪著媽媽,知道媽媽辛苦了。

小時候在爺爺家,爸爸有八個兄弟姊妹,十幾個堂兄弟姊妹聚在一起,過年是一定玩瘋的。

除了快樂的記憶,我也沒有忘記媽媽受委屈的畫面。

人生,無法不受傷,求的,只是委屈少一些。

或者,受傷的時候,委屈傷心有人懂。

***************

事過境遷,當年的從閩南城鎮嫁到客家部落的媳婦,已經變成祖母了。客家話裡,我們稱呼奶奶為『阿婆』。

於是,我的媽媽,就成了黃阿赧與毛毛口中的阿婆。

阿婆對兒子有很多愛,阿婆對孫女有很多愛

這個很多愛的阿婆一到過年,會湧入很多很多的煩惱,煩惱年夜飯,煩惱準備招待初二要從台南回來的的女婿,煩惱....阿婆一煩惱,脾氣就不好,脾氣一不好,就會罵人。阿婆是幾乎不罵媳婦的,那罵誰,通常就是罵兒子,而兒子,剛好就是我。

今年過年,我立了一個很小但很真心的志願:被罵,絕對不頂嘴。我許願當一個學會多一點點孝順的兒子,我用心的做。

***************

 

我們一家四口,小年夜回到大甲

小年夜、除夕、大年初一

只有三天,像是一晃眼,但又很漫長。

 

初一的下午,我們回到台中自己的家

原本一直很開心的黃阿赧,在傍晚洗澡前,很罕見的突然失控的『亂哭了起來』。

黃阿赧在地上把外公送的磁鐵遊戲組亂摔亂丟,然後大哭大叫,說外公送的磁鐵不夠多,所以拼不出她要的一朵花.....

『亂哭了起來』這句話,是典型的『從照顧者角度思考』的語言。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通常,是她正在哭著自己都不怎麼懂 的情緒。

我在浴室洗澡,聽見黃阿赧無法控制的哭聲,我知道夫人正在另一間浴室幫剛大完便的毛毛洗屁股。於是我走了出來,走向哭倒在地無法停止的黃阿赧小妹妹,蹲在她的身旁,我說:

『黃阿赧,你拼磁鐵挫折,哭哭,然後也順便把在阿婆家的難受也一起哭哭,是嗎?』

小女孩用更盡情的哭聲,說著YES。

『來,把拔抱你,讓你可以痛快的哭,好嗎?』

小女孩淚汪汪的點點頭

我抱起心愛的女兒,從書房走到客廳(移動是為了不讓女兒固著於先前的混亂情緒),用無尾熊抱抱的姿勢抱著女兒,坐在客廳舒服的沙發上。

『黃阿赧,這幾天在大甲阿婆家,好幾次你要把拔抱抱,阿婆都說小孩子不可以一直抱抱,這讓你很傷心很委屈,是嗎?』

 哇哇哇哇!小女孩用力點頭,再用更大的哭聲說YES

『黃阿赧,昨天媽媽去洗頭,你找不到媽媽,好擔心媽媽不見了,那時候你好害怕,然後阿婆叫你不要哭,你那時候很委屈又很害怕,是嗎?』

哇哇哇哇!小女還更用力點頭,眼淚成串一直掉落...

哇哇哇哇.....哇哇哇哇!

哇哇哇哇.....嗚嗚嗚嗚.......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小女孩繼續哭著,但聲音開始有了質的變化,隨著呼吸隨著嗚嗚聲的抒發,傷心持續地少了一些些。

『黃阿赧,把拔跟你說,下一次,你有傷心有委屈,不用說因為玩玩具挫折所以哭哭,你可以來找把拔,然後跟把拔說你想哭哭,把拔就會抱著你讓你哭,好嗎?』

小女孩安心的點點頭。

..................

..................

似乎是因為被懂了,被陪伴了,一直到睡前,小女孩都好可愛,好開心,一直到睡著。

 

**************

小的時候常被罵,長大以後可以很會罵人

小的時候常被罵,長大以後可以很懂被罵的委屈

 

成長的歲月被冷漠,長大後可以很會冷漠身邊的人

成長的歲月被冷漠,長大後可以長出溫暖,溫暖冷

 

**************

大年初一的晚上,紀錄著這些,寫到一半時,自己的眼眶都濕了。.....多麼希望自己小的時候,委屈傷心害怕的時候,也有人能夠這樣懂,這樣擁抱......

 

***************

心愛的孩子

你成長的路上

會遇到好人,也會遇到限制多而會罵人的人。

 

祈禱著

你的傷心,有人聽

你的害怕,有人陪

你的委屈,有人撫慰

上一篇:啟程

下一篇:莫名

ST 2011-02-09 13:58:46

你提到「知道自己不要什麼」與「知道自己要什麼」需同時,改變才會明確且堅定的發生。這是很有趣的觀察,我想也是這幾年中,你自己深刻的體驗。

「立體性質」,我舉雙手雙腳贊成!!!

至於你po的那篇文章,我看到中間時,突然想起米血有寫過一篇文章是關於我們這青黃不接的世代(她如是形容)。我印象深刻且,但一時間找不著她在哪po過,只找到鄭成功版上的足跡http://www.wretch.cc/blog/jesuismort/14909899

但詹先生的這篇文章,怎一直讓我有一種,打翻一船人的感覺,真是令人不蘇胡。剩下較激烈的評論,就交給王米血繼續了。(換手)

ST 2011-02-09 13:27:02

講到主動跟被動
我想起Irvin D. Yalom跟Milton H. Erickson
之前同時在看他們的書
發現兩者不同的治療風格也在主動與被動上有很大不同
能加入這議題探討的書,想想也真不少
待你考完後,我們再來互相列書單(笑)

昨晚臨睡前
想到我們聊的一些內容
突然發現我不自覺的又在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
因為太習慣了,所以完全無意識,真恐怖

秋螞蟻 2011-02-09 07:27:28

「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必須與「知道自己要什麼」同時發生,改變才會真的明確而堅定的發生,這是幾年前找工作/找方向累積的感觸,不然會陷入逃避現實的循環,形成類似http://www.wretch.cc/blog/stupidroy/27196205 這篇第三段第一行的說法:「憂鬱」是一種進退維谷的心靈狀態,有憂鬱感受的人清楚知道「不要什麼」,卻不清楚「要什麼」。

妳給我看的這篇文章,我發現作者的結論比較著重在「需要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但他的說法本身已預藏了「需要知道自己要什麼」(雖然他也並未否定反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