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3 21:50:32看天空的人

〈大陸的臺灣文學研究簡介——非全面、個人性的〉

█ 李娜



作為一個研究臺灣文學的人,長期以來我不十分清楚「台灣文學」在大陸學科體制中的位置,與此相應,對「研究台灣文學」在大陸學界的「邊緣」地位亦不了了。是漸漸知道,「台灣文學」作為「新興」(二十多年歷史而已)學科,早期研究者多是現當代學科的人「順帶做做」或轉行而來,且由於早期研究很難排除政治因素,遂奠定了一個並不爲學界稱道的地位。



但時至今日,越來越多大陸知識者意識到「台灣文學研究」的意義及其內在活力。在歷史敍述遭遇大質疑的這個時代,建構於特定政治時期的大陸的“臺灣”影像,也迫切需要重新探訪(在大陸對台政策的制定上,一些或細微或明顯的變化,都顯示了重新認識臺灣的普遍意願和舉措),而文學研究及其必不可少的文化內涵,可在心靈史的層面縱深入這一方島嶼,在瞭解臺灣「內心」的同時反思自己,理解兩岸人注定要共同擔當的過去未來,理解我們與東亞乃至整個世界的關係。



因而,草創至今的臺灣文學研究,或許成績有限,問題多多,但更值得思索整理。在此只是將大陸的臺灣文學研究概況做一註定疏漏的介紹。



如果簡單勾勒一個學術發展的歷史脈絡,可以分三個階段。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的研究,屬於草創階段,重點在引介作品。以作家作品介紹爲主,主要工作是編輯有關作品選集。第二階段始於八十年代中期,實際上是對前一階段的總結,它以“臺灣文學史”的編撰爲標誌,進入初步的文學史的梳理階段,具體成果爲遼寧大學多人合著的《現代臺灣文學史》(遼寧大學,1987)、古繼堂的《臺灣小說發展史》(春風文藝和遼寧教育,1989;臺北文史哲,1989)、《臺灣新詩發展史》(人民文學,1989;臺北文史哲,1989),劉登翰主編的《臺灣文學史》(上、下,福州:海峽文藝,1992,1993)),古遠清的《臺灣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武漢,1994)等。第三階段,從八十年代末期開始,其標誌是開始出現以臺灣文學、臺灣文學理論作爲主要研究對象的學位論文,臺灣文學被納入正式的學術訓練的體制。較早如廈門大學朱雙一、暨南大學費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黎湘萍等的碩士論文。1991年,開始出現以臺灣文學爲研究對象的博士論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黎湘萍《臺灣的憂欎——論陳映真的寫作與臺灣的文學精神》(北京三聯書店,1994)和南京大學中文系劉俊《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臺北爾雅,1995初版;廣州花城,2000)都是完成於1991年的博論。以深入的「個案研究」帶動紮實的文學史基礎和理論研究,是這一階段的特點。這一段還在繼續之中,不少高校開始直接招收臺灣文學方向的研究生,廈門大學的朱雙一、復旦大學的陳思和、鄭州大學的樊洛平等在臺灣文學研究領域各有成績之外,引導了不少學生後進。近年陸續出現了一些新的博士論文,如北京大學中文系計璧瑞的《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問題研究》(2002),福建師大中文系朱立立的《論臺灣現代派小說的精神世界》(2002),復旦大學中文系李娜的《舞鶴創作與現代臺灣》(2004)等,呈現出新一代學人觀察臺灣文學的新方法和新視野。

  

1990年代以來,就整個大陸學界而言,台港文學研究雖一度有「熱」的態勢——研究隊伍擴大、高校紛紛開設課程、「世界華文文學」研究體系的成形,等等,但熱鬧背後的寂寞並不曾真的消散。在「邊緣」一詞頗有「時尚」意味的當下,也許要問的是,對臺灣文學研究而言,「邊緣」是一種可資招搖的姿態?還是一種蘊涵充沛學術生命的力量?「邊緣」之爲機遇,可能需要更平心靜氣的把握。



  在此,再介紹當下較活躍的、有較穩定運作和較蓬勃潛力的幾個機構、刊物,以及相關學者和最新著作。



  首先是福建。地利民情之便,研究開展既早、資料最為豐富,又有新生代持續發展,已成氣候。廈門大學有臺灣文學研究所,學者徐學、朱雙一一方面重視史料挖掘整理,一方面突破了大陸的臺灣文學研究多「滯後」的狀況,直接與正在發生著的臺灣文學對話。福建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劉登翰是早期開拓者,當下依然活躍,致力於研究臺灣美術。朱雙一的新著《臺灣文學思潮與淵源》臺北:海峽學術, 2005)、朱立立博論修改出版的《臺灣知識份子的精神私史——臺灣現代派小說的一種解讀》(上海三聯,2004),值得關注。



汕頭大學的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中心,有一份刊物《華文文學》,是臺灣文學研究論文發表的重要園地。南京則有《世界華文文學論壇》。福建的《台港文學選刊》早期在引介臺灣文學作品方面發揮過很大作用,如今雖迫於自謀生路、市場需求而改作「文學 / 讀物」雙面刊,仍保持了對優秀臺灣文學作品的敏銳關注。



在北方,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於2004年恢復設置台港澳文學與文化研究室,負責人黎湘萍,他新近出版的《文學臺灣——臺灣知識者的文學敍事與理論想象》(2004,北京三聯),我以爲如瞭解大陸當下臺灣文學研究狀況,不可不讀。研究室正籌辦一份期求綜合海內外研究實力的雜誌,並借助中國社科院的資源整合優勢,於2005年8月底在北京召開「東亞現代文學中的戰爭與歷史記憶」國際研討會,邀請了來自大陸、臺灣、日本、韓國各方的現代文學研究者。會上臺灣學者的發言,對許多現代文學研究者都是一次震動,如臺灣學者陳光興在會上質疑兩岸各自爲營的中國近現代史敍述以及研究者「整體視野」的匱乏。本文開頭所言,這個問題,在近年來有關(文學)史書寫的反思中,已開始爲大陸的臺灣文學研究者所關注,以「東亞現代文學」爲對象、彙聚多方學者的研討會,便是期求著地區界限、學科界限的跨越。處於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分屬地位的臺灣文學研究,並非封閉一隅,而是一個可鏈結各方時空的、有充沛活力的發散性地帶(相應地,從事臺灣文學研究的學者或許需要更紮實的基礎、更開闊的視野)。



總之,將臺灣納入視野,中國文學的歷史必得重寫。這已不是在原有敍述上貼一個額外「板塊」能解決的問題。也因此,臺灣歷史與文學發展的特殊性(尤其是日據時期與戰後五、六十年代的創作)、彼此歷史的「相關性」,是當下大陸臺灣文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面向,其中蘊藏的現實人文關懷,自不待言。





█作者簡介

李娜,1975年生。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任職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台港澳文學與文化研究室。Email: lina@cass.org.cn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chekhov/archive/2005/09/21/17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