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07 21:50:53小竹

我可以活下去嗎?在向日葵盛開的家

生きててもいい・・・?~ひまわりの咲く家~
這個在今年3/3富士電視台播出的一個特別篇,內容描述一個跟寄養家庭有關的故事。在日本,除了真正入籍的收養關係外,還有另外一個[寄養家庭]。這些在保育園或育兒園(孤兒院)的孩子,經過相關單位的評估後,讓孩子到寄養家庭居住,孩子並未入籍,寄養家庭也只負擔孩子的生活到18歲。故事是改編自野口美香的同名原著小說。

故事中的主角河野真希[廣末涼子飾]還在強褓中時,親生母親因不堪生父的暴力虐待,離家出走,父親則因為無力撫養嬰兒,於是將真希放在保育園的門口後自殺了。從八歲開始,到市村夫婦(松下由樹+笑福瓶鶴亭)家寄養。在真希幼小的心中,一直存在著一個疑惑倒底哪裡才是她真正的歸宿。抱持著這個疑惑,來到了市村家,市村夫婦把真希視如己出的對待,給她最好的教育,市村太太更是在她犯錯時,會不假顏色的教訓她。到了青春期的真希,對於這個家庭開始產生了排斥,不想繼續在這裡生活,於是利用了一個機會逃離的市村家,回到保育園,甚至單方面的解除了與市村夫婦的寄養關係,市村夫婦並未放棄,還上訴到東京都,希望能爭取到真希的收養權,最後仍然失敗。就在真希20歲的時候本以為已經可以獨立生活的她,卻染上了腎臟方面的疾病,市村夫婦不遺餘力的照顧她,甚至找回了真希的親生母親來,當真希復原後,市村太太卻因為疾病過世。故事的最後,真希回到了市村家,與市村先生共同生活。

我喜歡龍居由佳里說故事的方式,在故事的一開始,先引了一段當初在多個寄養家庭中流浪時,野口美香的心情寫照,最初其實是滿懷著不安、疑惑、甚至是憤怒的情緒。到故事結束後,再引了另一段,野口美香在寄養家庭中找到自己真正的歸宿時的心情感言,此時的心情不再是怨懟,而是充滿了感激與幸福。我喜歡這樣的安排。

在看這個故事的時候,忍不住會思考「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的正確性到底如何?要是這句話是正確的,那這社會上那些虐兒事件應該是不會存在的。親生父母要是連自己的生活都沒有辦法照顧的時候,如何去照顧一個小孩,即使這個小孩是自己的親骨肉?生固然重要,但是養育也是不可或缺。就像故事中的市村夫婦與真希,他們不是真正的血親關係,連收養關係都沒有,只是寄養關係,而這層關係還被真希個人單方面的給終止了,但是市村夫婦對真希的關心並沒有因為這些外在的人為制定的法律關係而停止,反而是源源不絕的付出。

我相信「為母則強」這句話。故事中的市村夫婦雖然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是真希就是他們的孩子,當孩子病了,苦了,除了孩子痛苦外,市村夫婦絕對不輸親生父母般的擔心難過。當真希在病中的時候,市村太太努力的找到了真希的親生母親,讓他們母女兩可以見一面,真希見到親生母親的同時,也原諒了她當初丟下她的過錯,畢竟沒有媽媽,真希也不可能來到這世上。而當最後市村太太過世後,在宣讀遺囑時,發現市村太太始終把真希當成自己的親生女兒來對待,沒有一點點的私心,完全的付出。市村太太曾說:其實是真希改變了她,雖說在外界看來是他們養育了真希,她到覺得是真希反過來在養育他們,讓他們成長。

這是一個真實且感人的故事,我對於這種親情的故事最沒有抵抗力了,短短一個半小時的故事,用掉了我半包的五月花。故事中,用了很多的向日葵,這是我最喜歡的花,因為向日葵給人感覺是充滿希望與生命力的,我想作者也希望這些因為某些家庭問題,無法與親生父母繼續生活的人們,不要輕易的放棄希望,也希望對於這些可憐的孩子能適時伸出援手的人,不要輕易的放開手,畢竟他們還是很需要大家的關懷與愛護。

僅以此篇小小的感言,獻給全天底下的媽媽
願您們—母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