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5 20:41:06拼湊靈魂

€ 禮 物 €

我ㄧ直留意著那本書,有一段時間了,可是都沒有把它拿起翻一翻。那本書是白色書皮,用紅色緞帶綁了ㄧ個蝴蝶結,鮮紅的「禮物」兩字相當顯眼。今天,突然有一股非看不可的強烈想法鞭策著我去翻閱,我想要一探究竟,它到底想要告訴讀者哪些道理呢?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因為相對的我想從中獲得哪些東西呢?所以應著天時地利人和我拿起置於公布欄下的這本書─「禮物」。公佈欄上還書寫著「請自由取閱」,所以我可以不用去尋找書的主人,我理所當然的開始閱讀。

它是運用一個年輕人與一位老者的對話起頭,單純的年輕人在他小時候是沒有煩惱的,一個簡單的童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年輕人遇到了ㄧ些問題,而老年人是他的智囊,只要有問題他都會去詢問老年人來釋惑。而老年人從來沒有讓年輕人失望,他都可以從老年人身上找到他要的答案。

剛開始年輕人一有問題,他都希望老者給他最直接的解答,這是因為人們對於問題都渴求最捷徑最方便的答案,最好能夠省卻一些麻煩及不必要的浪費時間,這樣的想法是通病也是常理。不過老年人都用循序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導,總要年輕人去發現問題,然後試著尋找屬於自己可以解決的方案。這本書會送給你很多的禮物,你可以從中得到一些你認為非常有用的東西,但是禮物的獲得並非能夠不勞而獲的,總是要付出努力去換取的,因此你可以得到多少,就端賴你用了多少「心」了。

我們常常會意識到不快樂,當我們認為我們所付出的應該得到一些所得時,如果無法照著我們所希望的,這時不快樂就隨之而來;有時我們也會固執於一些人情世故,會刻意的壓抑情緒,不敢有所表達,結果累積更多的不滿意;更多時候我們有過多的擔心,擔心這擔心那,總有煩惱不完的問題,不愉快的心情是難免的,這時候記得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也可以找人傾訴,說了之後會讓心情更輕鬆。當看到不合理的事情也能夠適時的去表達,把憤怒清除掉,悶在心頭的不滿越多只會得到更多的不快樂,所以心情不佳時,多想想何時何地何事你是快樂的?是有活力的?專注於想這些令人快樂的事,不要執意那些令你不高興的事上,雖然我們的思緒通常會往失敗的一端飛,這時就更應該把持住心神,專注、專注、再專注,欣賞眼前一些不起眼的卻幫助很大的東西,這樣你會發現其實你的心情沒這麼糟。

專注於你「現在」正在做的事,全心投入,不胡思亂想,享受此時此刻你正在做的事,當然除了要知道你在做什麼還要知道你為什麼要做這些事,因為我們要有目的的工作和生活著,而非盲目的混日子。對於「過去」我們是不能夠懊悔太多的,因為過去就過去了,只能記取其中的教訓或感受其中的痛苦,以做為現在面臨相同情境的佐證或借鏡,能從中學習是復原的敷藥,過去的不愉快經驗是有程度上的差別,一些你認為過不去的現在不都過去了嘛!所以沒有什麼事是過不了的,想想至少你還擁有的。對於「未來」也不應該有過多的擔心,保握三個原則:描繪→計畫→行動。描繪你想要的未來美好願景,計畫可行且積極的目標,不可不切實際的天馬行空,還有要能夠切實的付諸實行。今天你可以去做,明天沒有不可以的道理,所以凡是要馬上行動,一點一滴的累積,總有一天總可以見到成果的。我們要能從「過去」去學習,放開之前的錯誤,思考一番現在要怎麼做才會變的不同,且不能對「現在」有過多的不滿,因為這樣會剝奪過多專注於此時此事的重要工作,還有對「未來」要有所計畫,且是很積極性的去策劃去描繪一個美好的未來,計畫是未來的指南針,有所依據才能有所行動。我們現在要能夠比過去好,未來又要期許比現在更好。

有時候既定的程序是無法找到我們要的解答,這時就要跳脫既有的模式,用多角度的視野去看待事情,與其汲汲營營於尋找答案,不如讓答案自己找上門來。常常會找不到解答,換個方向想,我們就要涉獵越多的人事物及書籍還有別人的經驗,從別人或書上獲得一些解題的靈感。身邊要有一些值得信任的人,他們可以是你的老師、朋友、家人,也可以是任何你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你有困難時可以去詢問;你有問題時可以幫你出主意;你心情不好時可以去傾吐,隨時都要讓你身邊不乏找到人,你是不孤單的,因為你週遭有許多人陪伴著。

當你有需要時都可以找到人陪伴,也別忘了你也要當一個陪伴在他人身邊的人,盡你所能的貢獻你的心力,讓一些人也能因你的幫助而改變他的命運,希望好的影響是一個循環,一環扣著一環,因一個「緣」而讓事情更「圓」滿。當然他人也可能造成你工作上或生活上的阻礙,此時如何化阻力為助力也是一項大功課,適時的溝通、必要的坦誠,有時也需要一些手段,過與不及都可能成為人際的絆腳石。所以這時「過去」的經驗可以拿來運用,而「現在」你必須專注於你正在進行的工作,不必要的悲觀情緒是不能讓信心崩盤的,還有「未來」遇到相同的情況你要處理的更好。

我從這本書得到了不少禮物,希望你也可以從這篇文章得到一點東西,還有你要學著去分享你的發現,讓這些禮物可以一直傳遞下去,讓每個人都有一份禮物可以去期待。希望你收到的禮物越多,你能分享的就更多。

PS:「禮物」~ ~ ~ 作者 Spencer Joh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