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8-16 22:42:41陽光派

想我在外文系的日子

她坐在我對面,因為緊張而微微發抖。很努力的傾聽著我用英語丟出的問題,然後很努力用略嫌生澀的英語回答。犯了不少文法錯誤,發音也不夠正確。

看著她年輕稚嫩、滿懷期望的臉龐,我實在不忍心敷衍她。打破慣例地,我當場直接告訴了她面談的結果。

她像是鬆了口氣似地,很快地提出了很多應徵者都會提出來的問題:請問要怎麼樣才能把英文學好?妳又是如何進入這個行業的?要進入這個行業必須俱備什麼條件?

我遲疑了一下,話匣子一打開,卻如江水淊淊般不能止。回憶,也將我帶回過去。

很多人都以為英文系的學生英文一定很好。其實不盡然,特別是在大一時。因為大家都是剛自高中畢業,或因為選校或因為成績等因素,英文系大一的學生,英文可能爛的和任何一個科系的學生沒兩樣。特別是在聽和說方面。記得我大一時,班上真的有同學上課時,連一句英文都說不出來。而在上聽力訓練課時,老師還特地把班上幾個程度特別好和程度特別差的同學挑出來,給我們特別的訓練。

那時候我常常有一個疑問,特別是在我看到那些神采飛揚,用流利英語在和外籍老師交談的學姊時,我總忍不住這樣想:『是只要在英文系按部就班唸到畢業,英文就會突飛猛進到那樣的境界嗎?還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英文才能變得那麼好?』

相信唸過英文系的人,一定很可以理解我當時小小的腦袋為什麼會有那樣的疑問。如果我說英文系,並不是在唸英文,你相不相信?

真的。我當時唸的那間教會學院,我們的科系全名是:外國文學系(簡稱外文系),英語組(因為另有西班牙文組)。而就我所知,很多學校的外文系也好,英文系也好,走的多是文學路線,僅有少數幾家的名稱是英國“語”文學系,但若細看他們的課程內容,一時也真的看不太出來,這個語文學系和那個外國文學系有什麼太大的不同。所以四年下來,受了很多文學訓練的外文系或英文系的學生,英文東倒西歪的,嗯,不能說很多,還是大有人在。

至今我還深深記得我大一究竟上了哪些科目。大一英文、文學導讀、西洋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英文閱讀、英文寫作、英語發音、英語會話、英文文法、英語聽力訓練,以及國文、中國通史、倫理學、圖書館理學概論(我大學四年唯一差點被當掉的科目,只要進了密不通風的圖書館,我就昏昏欲睡。)、體育課等。

待我轉學到另一所大學後,相比之下,才發現我讀過的那間教會學院,在英語的訓練上,真的一點也不遜色。

至少我們還上了一堂貨真價實的英語發音。貨真價實到令人永生難忘。

授課老師是一位雞皮鶴髮的美國老修女,讓我上課時,每每忍不住要偷偷盯著她那塊髮弛的、垂掛在下巴下面,還會因講話抖來抖去的贅肉而發呆。看到出神時,心裡想的是:「哇,那塊脂肪還真不是普通厲害,竟可以打那麼多摺!」

如果你以為老修女是和藹的、慈祥的,那你真的錯了。

老修女豈只是嚴謹,她根本是翻臉像翻書!當有同學聽不懂她在說什麼(這是家常便飯,她上課是全程英語授課。)或者發不出正確的音時,一句兇狠的『Shame on you!』馬上不偏不倚飛過來,外加一個會令人嚇的ㄆㄧˇ‧ㄆㄧˇ‧ㄘㄨㄚˋ的銳利目光!班上有同學,真的被她罵到眼淚都掉下來。

有一次,她突然喊我的名字:『Sunny~(尾音請上揚)』我嚇死了,以為終於輪到我了。我呆呆的站在那,有點不知所措。只見她慢慢朝我伸出手來,還以為她要打我了,她卻是在我頭上輕拍,並說:『Well done, my dear!』並且發給我一顆糖!天知道從幼稚園沒畢業開始,我就再也沒拿到老師發給我的糖了。

那一年,大概是我有生以來,聽到最多罵人英語句子的一年。但也因為那一年,好多艱難的英語發音,都被一一磨正、修理好了。像是:ld的l、in的n、glade的d(字尾子音如何唸到恰到好處)、長短母音不應只是長短的不同(發音方式也該不同)、句子如何斷句、如何唸得抑揚頓挫......等等。

後來因為轉學的關係,不再讀外文系。每每想起我在外文系的日子,賴修女的一舉一動,和那句令人永生難忘的『Shame on you!』往往立刻浮上心頭。

我想我是幸運的。懷念賴修女,想我在外文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