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31 06:47:00晴天咖啡屋

闖‧西藏(後母版)

羊 留言時間2004-02-01 23:37:47

我是在一個周日下午領回「誤闖 西藏的輪迴」。

前一天收到書到通知,很興奮,也不知道在興奮什麼。所謂的「預期心理」跟「人來瘋」,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尤其還是朋友的書。

等不到回家,公車上就開始拆了......雖然書皮早就膜拜過了,還是覺得左眼冒出三條黑線:那個「毛筆題字」的書名,還真不是普通的不搭啊!!

不過,書皮不重要嘛,哪一個人是看書皮買書的?大家要看都馬看內容的。但是,翻到內頁,右眼又頓時多了三條黑線......

天啊!!怎麼用仿宋體啊!!
天啊!!怎麼每章的引言鋪那種色塊啊!!
天啊!!怎麼彩色照片還加上彩框啊!!

這是我和「誤闖 西藏的輪迴」實體書的第一次接觸,老實說,絕對不是相見歡,「職業病」讓我覺得自己好像惡婆婆、後母之流,專找媳婦or前妻小孩的碴,哎!朋友「生」的這個小孩,「真是不惹人愛」,把我愛挑剔的本性全照出來。

原本就打算當床頭書的。正好,那晚,不是很有睡意,信手拿書翻翻,沒想到,這一看,半夜四點看到凌晨七點,一路,思緒隨之奔騰,停不下來。即使在付梓前,WORD檔已看過無數次。

彷彿,這個小孩,在跟我「報復」:我很醜,可是我很有內涵。

「我的內涵,會讓你,忍不住一頁一頁往下翻,會讓你,很想知道,後面的路途上還有哪些好玩的事;我的內涵,會讓你,忘了那些撒隆巴斯的存在,會讓你,不需圖像輔助,旅程歷歷照樣鮮活在目...」

當我闔上書頁的那一剎那,彷彿,聽見,這個小孩,在這樣跟我「示威」。

我一直覺得,遊記,很難寫。

難寫在,為了介紹旅途,文章中必須三不五時出現一些讀者不熟悉的地名;難寫在,為了訴說觀感,文章中也必然會出現一些讓讀者頭昏腦脹的歷史;難寫也在,旅途中的觀感,很個人,即使走一遭也很難感同身受,而,閱讀的流暢性一旦被打斷,就很可能被讀者打入「看不下去」的冷宮。

所以,我一直覺得,遊記是屬於小眾文化。

但,「誤闖 西藏的輪迴」卻顛覆了我一直以來這樣的想法。姆姆的故事,旅途的故事,透過作者細膩溫婉的文筆,娓娓道來:



「正當小猴潛心修行時,有個魔女跑來誘惑小猴,叫小猴娶她為妻。小猴兒當然不肯啦,修行的人怎麼可以娶一個魔女呢!可是,魔女卻威脅小猴如果不娶她,她就跑去嫁給惡魔頭為妻,生一堆魔子魔孫來迫害高原。......所以,小猴便跑去請示了觀世音菩薩,菩薩聽了,認為這是個吉兆。便叫小猴跟魔女成親,在雪域繁衍後代。」

這是,香格里拉子民由來的神話。

「『那妳幫我招呼來看東西的老外好不好?』她忽然說了這麼一句:『我的英文不好,有時候沒法子跟老外溝通…』…我很義氣的答應了她,他拉著我進入攤位後方,老闆娘專用的位置,一站定,我也忘記了自己破英文程度,對著經過的老外,開始出現『哈囉,來瞧瞧美麗的小東西』等『拉客』用語……」

這是,作者1996年在拉薩八角街,與一位賣玉石小姑娘的情誼。

一個個故事,串連古今、串連旅途,你不自覺地,就會被吸引:布達拉、大小昭寺、拉孜、帕羊、聖湖、轉山、日喀則.......等你停下閱讀的目光,不自覺,你已從拉薩走出,又回到拉薩。我這才能深切體會:原來,紙上旅遊,是這種滋味。

這本書的推薦序這樣寫著:

「我無法告訴你,你在晴天的文章中,能「讀」到怎樣的西藏......我可以期待,你也能告訴我,你在晴天的文章中感受到怎樣的西藏。」

的確,在那天,我被這個「小孩」反上了一課!!他讓我在一天之間,體驗了什麼是真實,什麼是假象。


Bodding 留言日期2004-02-02 07:44:02


感覺上後母版比我那個"風雨版"好多了
呵呵

我一直就喜歡你的引述
那種劃重點的能力
是我對你的文字很期待的方式

一個字




貝克 留言日期2004-02-09 01:14:45

從一本書的閱讀
到延伸了其他閱讀的視野
的確成為一種奇特的過程

就像同一個風景
不同角度的拍攝
相同的留下感動

一本好書能夠讓人引發出的想法
因為這樣的閱讀也顯得有趣起來

因為誤闖了西藏的輪迴
讓我也順便闖了共同閱讀者的心境

一種暢快的收穫




上一篇:【一一】

下一篇:愛情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