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前奏曲
瀟瀟春雨,總在無意間降臨。聽雨,聽雨裡淡淡的寂寥與詩情。腦海伴隨響起的,是蕭邦降D大調前奏曲,雨滴(Chopin Prelude,NO.15, OP.28 in D flat-"Raindrop")。
找了幾個版本,本來默默地聽,後來發現演奏者不一樣,詮釋大不同,覺得有趣,便叫哥哥下來,讓他和先生來猜是誰的演奏。
以下是和家人在客廳聽音樂的對話:
媽:我來放幾個版本,你們猜是誰彈的。
第一:
爸:感覺不太用心。
哥:我不熟,一定是我不太聽的人。
爸:觸鍵像鐵鎚,很重。像紅泥小火爐,溫溫的,太靠近會燙手。
哥:他不投入,但音色切換很流暢,不太有空隙。
媽:他以音色聞名,技巧游刃有餘。
爸:霍洛維茲。
媽:答對了。
第二:
爸:彈好慢。
哥:這也是我沒在聽的人。
媽:故意找一個我們都不熟的人,他彈特別慢,應該有他的想法。很勇敢,如果沒有深思,容易流於空洞。
爸:算厲害,可以把旋律拉這麼長,但,不太知道他要說什麼。
哥:有點不知所云。
媽:是波哥雷里奇。他是很用功的鋼琴家,我覺得他很努力想彈出新意,可能只是不合我們胃口,並不是不好。
第三:
音樂流洩,不出幾個小節,哥哥就猜出來了。
哥:是魯賓斯坦。他的和弦彈法很特殊,沒有彈性,是直接壓到底的感覺。
媽:答對了。雖然和弦有些硬,但是,音樂的流動性卻最強。
哥:他的樂句也拉得最長,技巧跟不上思考,但瑕不掩瑜。音色明亮,彈性速度非常自然靈活。
爸:他像頑童。
媽:是赤子之心。
第四:
媽:大家都說他比較理性,但我感到秩序底下有詩意。
哥:是波里尼。彈性速度漸慢時會不著痕跡的拉回去,和魯賓斯坦一樣,速度的彈性,只在數個音符之間。詮釋方法不錯,但應該還能更好。小聲有恬靜,但少了點空靈。
媽:誰有空靈呢?
哥:李帕第和莫拉維克。
媽:對,我很喜歡。
爸:觸鍵是波里尼,中規中矩,忠於蕭邦原譜。像冷冷階前月。
媽:你說我聽到的詩意是蕭邦的,不是波里尼的?
爸:我們怎麼知道蕭邦的詩意是什麼?還是要演奏家的詮釋。
媽:喜歡波里尼的演奏。
爸:我們都喜歡沉潛的詮釋,不喜歡太濫情的。
第五:
媽:這應該很容易猜,我們很熟。
爸:是阿勞。
哥:對,有沉思的感覺。用心於音樂的內涵。彈性速度明顯,易被察覺。
媽:音色層次豐富,音樂有深度,但不外顯,是內斂的人。
爸:老僧入定,感情很克制。
媽:喜歡什麼版本呢?
哥:看心情。悶的時候聽魯賓斯坦,會開心起來。想思考時聽阿勞,波里尼隨時可以。
爸:看體力。累的時候聽魯賓斯坦,精神好時聽阿勞或波里尼。
媽:他們都很棒。這首曲子,有許多鋼琴家彈。下次再聽李帕第、莫拉維克和李希特或是一些較不熟的版本。版本比較好好玩,不是嗎?
霍洛維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_6APTb3RNQ
波哥雷里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vHLT16Bq1g
魯賓斯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G9Hsc3rJYA
波里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czgDb9-ctQ
阿勞
我來聽課。
一家人 都喜歡音樂, 還能夠討論, 很不簡單啊。而且如是深入。
真好。
美麗的音樂散文
/瀟瀟春雨,總在無意間降臨。聽雨,聽雨裡淡淡的寂寥與詩情。腦海伴隨響起的,是蕭邦降D大調前奏曲,雨滴(Chopin Prelude,NO.15, OP.28 in D flat-"Raindrop")。/
起段文筆悠揚
早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