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藥,學習之路~】
【圖/文:日光】
藝術品之所以成為藝術品,在於「媒材形式、創作內涵、與創作脈絡」。玩陶數年,陶土成為創作的主要媒材,然而有別於瓶瓶罐罐的創作,個人一直以造形為主要的發想進行創作內涵的表達,至於創作脈絡,其實也是有跡可尋。
上圖:積極的楊老師一到現場就迫不及待跟大家解說,還要我們體驗,真是收穫良多!
上圖:楊老師解說鐵紅釉的燒成色澤,確實以前感受不大,這次卻是終於瞭解其中因素了!!
然而以造形為主的創作表現,仍舊需要釉色的表現加以點睛,但釉色的表現除了釉藥配方的正確與否是個重點外,也不能忽略硬體的窯爐問題。
過去因以造形為主的創作常常使用一些現成的釉藥,但近來為了讓自己的釉藥能精進一些,也開始興起拜師學藝的念頭,因為花蓮這區域沒有可以拜師之人,所以只好遠求台北,找了大師級的
上圖:觀火色,這是燒瓦斯窯的必學竅門,怎樣的火色是對的?老師說剛開始點火要調教瓦斯與供氧量,直到火苗底部出現一絲絲紫色的火焰光澤,哈哈!我看了很久,直到眼冒青光,依然是一團火球!!!
這幾個星期,為加入釉藥班而與
上圖:終於終於,不是窯「火很大」,是我『火很大』!才體會所謂的一絲絲紫色火焰!!!你看到一絲絲的紫色火苗嗎?
上圖:孫超老師在陶博館的展覽作品
這一趟「燒窯教學」學了不少燒窯的知識,可惜這次以瓦斯窯為主,電窯只是點綴,這讓只有電窯的我有些扼挽,不過未來如果要採購窯爐,倒是知道該怎麼規劃設計再與工廠師傅溝通,確保買個好窯。
先做個總結
1. 窯壁分為四部分:由內到外是斷火磚、保溫磚、保溫棉、最後是保護的不銹鋼。
2. 耐火磚(斷熱磚)、保溫磚都以越輕越好、越硬越佳的概念為主,輕是因為內有空氣泡以利保溫,硬則是可以耐撞擊,以目前的狀況而言,「大寬」的台製耐火磚、保溫磚是最佳選擇。
3. 窯壁總厚度至少應在
4. 注意窯爐各部分溫度差異,首先要做的就是底部的硼版排列間隙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依據高低溫差異進行間隙的調整,溫度高的間隙小,溫度低處間隙大。
5. 調整完畢後要進行窯溫測試,以上中下三層,每層的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間、中下、以及右上、右中、右下各以相同釉藥的試片,以立片方式放置,燒一窯可得27片的試片,並以試片進行窯溫檢討,以瞭解窯的各部分溫度差異。
6. 在氧化燒的部分,某些釉藥需要較強的氧化反應色澤才會好,所以應在窯壁四周上下個給一個小孔,需強氧化的釉色燒成時就需打開壁孔給予大量氧氣以利燒成。
7. 試片燒成溫度曲線:資料記載本子上忘了帶!哈哈。
現在看到學校的窯知道它的缺點,也瞭解為啥總覺得釉藥燒成時會有很多問題,不過再怎麼差,有窯爐總比沒有好,當然我也不可
日光 於千頭萬緒忙碌中!
拜讀完,教學上的精進真的很重要
暑假我要八月才能回家(淚光閃閃).....
日光桑辛苦啦!
無意間發現有我在場的相片(拿錄影機的那位~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