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08 18:03:25擁抱幸福的男孩

阿德的番話





中午去吃飯時,店中播放新聞結束後出現了一段字幕,出自德雷莎修女:【當我們擁有的越少,所能給予的就越多】當然排列上不是這樣的一行文,行間留了白,讓閱讀文字者能夠在換行間,沉入內在奧義的讀誦。

一則似是而非的心靈話語,一個巧妙的命題。大意應該是這樣的,當我們身處物資貧乏時,越能感受精神力量,而用愛去關懷別人。但也許不是。於是我不得不頑固的分析這命題。但是論點設限在,物質與精神〈愛〉之間連結關係的範疇。

當一個人身處物質貧困的狀態中,似乎無法給予他人物資上的幫助。心靈極為空虛之時,也難以出自健康心態的關懷別人。於是,「當我們擁有越少的物資,所能給予的物資就越少」;「當我們心中能量越貧乏,所能給予的關懷就越少。」這可糟了,一個賢人的原型─德雷莎女士,在癡人說夢。然而當物質缺乏的情況下,若有純良的心,是可以給予他人關愛的,如濟世的窮善人,普渡眾生的出家僧。若精神力量的不足、缺乏關愛的心,仍是可以提供物質上的協助。如無情,卻爲責任義務得撫養子女的父母。好了,「當物質貧困時,我們依舊能給予情感上的關懷」;「當情感不足時,仍然能給予物質上的幫助。」德雷莎女士似乎扳回一成,在她竊笑之際,發現其中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時臉又垮了。基於賢德之名,基於家妹念的學校其校長是修女,愛屋及烏之情。我得做另一番解釋。

在上述中,「擁有」作為一個狀態描述的形容詞顯然不能讓此命題成立。於是詮釋它為動詞是否能讓論點立足?對物資的執著越少,對擁有,抓住物資的渴求越少,我們可以大方,慷慨的給予越多。所得之智慧,所具備的關懷之心不吝惜擁有,擁有的執念減一分,能佈施予他人的即多一分。「當我們欲擁有的物資越少,所能給予的物資就越多。」;「當我們欲吝惜保留的關懷或智慧越少,所能給予的精神力量就越多。」根據這樣的推論,進一步來說,當我們於物的執著越少,給予物質幫助其涵義不再只是物質,物質關懷的情感將越真實;而當所執私慾越少,所能給予的直接關愛,或是將關愛轉換成物質給予他人幫助即越多。「當我們越能放下對物質的渴求,所給予的物資所含善意越真實。」「當我們於情無所執,越能慈心善念的付出物資予以幫助。」繞了一大圈後,總算是圓了德雷莎女士的一段話,還是,圓了自己出的無聊命題。

還是回到「當我們擁有的越少,所能給予的越多。」這樣苦難英雄式的慷慨。擁有本身不具意義,擁有的過程或是擁有的延伸才具備真實。就像擁有金錢,在握於手上,置於囊中的狀態下不太具意義。將手中的金錢購買商品,達成了以物易物的意義。銅板至於囊中,走起路來鏗鏘作響,有了虛榮的意味。可以知道的是,以物易物的過程中,我們用金錢交換商品;不管有意或無意的讓銅板在囊中作響,那必然會交換來一個意義。好了,那當我們給予的越多之後呢?怎麼沒了下文?當然沒有,聖賢哪裡還討報酬,不眀說的。在金錢的舉例中,若那不只是純粹的消費性行為,如「計畫性」的房地產投資,那是可以帶來報酬,是滾利的。相對於「計畫性」的房產投資,「善意」的給予幫助,也帯著利,將使心靈更佳富足,促使生命間有了善的循環。別當我是老墨那派滿口「兼愛」、「利害」,純粹嚼舌罷了。



雷莎雷莎白袍披,

奉獻犧牲拿第一。

呢喃一聲勸世語,

嚼我一口伶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