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5 09:39:44 毛線貓 。
這些人那些人
<這些人那些人>/陳銘匡
因為參與編寫一本跟香港歷史相關的書本,最近需要翻閱很多舊照片和舊海報。我也不清楚為什麼看到五、六十年代的男女老幼平民百姓的樣貌時,總會特別動容。
陌生,卻又很靠近。他們的生活是怎麼樣呢?他們居住的那座同樣也稱也為「香港」的地方,跟我今天身處的這城市,又有多少不同呢?
某日我走到巴士上層,本來已經聽著iPod的耳朵還是非常清楚地聽到一把粗獷男聲,他講電話的聲音響亮地從車尾傳到車頭,隔了十行座位的聲浪,完全蓋過了我耳機裡陳昇的歌聲。
他的每一句說話,都必然有一個粗口字眼,然後每三句就會加插一句完整粗話做間場。我本來不打算理會,但一直聽下去就不對勁。簡單來說,如果將所有粗話都去掉,他原來正在跟電話的另一端傾訴一個哀愁的家庭故事。
他淡淡地(雖然聲浪很大),訴說著大兒子如何沒有工作卻又沉迷賭博,老婆工作辛苦捱了多年,卻發覺患了肝炎,現在既徬徨又心情壞……
我從這些傾瀉而出的粗口字堆中,聽到一種無奈感傷。他的每一句粗話既不是在罵人,也完全跟字面意義沒關係,甚至沒有強調語氣的意思,但就是這樣自然地從他的嘴巴中流出。
是的,每一個人總有他表達情緒的方式吧?同樣一種傷感,你可以用梁朝偉式的憂鬱,可以用郭富城式的呼天搶地,但誰說用粗話就不可以?
也許我不了解五、六十年代香港人的生活面貌,不理解今天某些社群的生活面貌,不理解今天某些社群的生活模式,但我從他們的臉,他們的聲音,總可以辨出某些跟我可以聯繫,先看清這些那些人背後的時代、背景、環境、動機、情緒……
沒有人比別人高貴。沒有人有權依據自己的標準,無視語境和前因後果,把眼精瞇成一條線只看一點,然後單馮一丁點的目光指控別人的聲音、行為、容貌低俗、醜惡、教壞小孩,甚至,阻止別人發聲。
因為參與編寫一本跟香港歷史相關的書本,最近需要翻閱很多舊照片和舊海報。我也不清楚為什麼看到五、六十年代的男女老幼平民百姓的樣貌時,總會特別動容。
陌生,卻又很靠近。他們的生活是怎麼樣呢?他們居住的那座同樣也稱也為「香港」的地方,跟我今天身處的這城市,又有多少不同呢?
某日我走到巴士上層,本來已經聽著iPod的耳朵還是非常清楚地聽到一把粗獷男聲,他講電話的聲音響亮地從車尾傳到車頭,隔了十行座位的聲浪,完全蓋過了我耳機裡陳昇的歌聲。
他的每一句說話,都必然有一個粗口字眼,然後每三句就會加插一句完整粗話做間場。我本來不打算理會,但一直聽下去就不對勁。簡單來說,如果將所有粗話都去掉,他原來正在跟電話的另一端傾訴一個哀愁的家庭故事。
他淡淡地(雖然聲浪很大),訴說著大兒子如何沒有工作卻又沉迷賭博,老婆工作辛苦捱了多年,卻發覺患了肝炎,現在既徬徨又心情壞……
我從這些傾瀉而出的粗口字堆中,聽到一種無奈感傷。他的每一句粗話既不是在罵人,也完全跟字面意義沒關係,甚至沒有強調語氣的意思,但就是這樣自然地從他的嘴巴中流出。
是的,每一個人總有他表達情緒的方式吧?同樣一種傷感,你可以用梁朝偉式的憂鬱,可以用郭富城式的呼天搶地,但誰說用粗話就不可以?
也許我不了解五、六十年代香港人的生活面貌,不理解今天某些社群的生活面貌,不理解今天某些社群的生活模式,但我從他們的臉,他們的聲音,總可以辨出某些跟我可以聯繫,先看清這些那些人背後的時代、背景、環境、動機、情緒……
沒有人比別人高貴。沒有人有權依據自己的標準,無視語境和前因後果,把眼精瞇成一條線只看一點,然後單馮一丁點的目光指控別人的聲音、行為、容貌低俗、醜惡、教壞小孩,甚至,阻止別人發聲。
下一篇:草莓族與吝嗇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