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13 15:14:00Tin

日本鎖國到脫亞入歐一因

在西方勢力尚未在東亞形成前,北京是唯一的 [ 中心 ] 不論誰要跟中國本土打交道首先必須再形式上承認自身與清政府的藩屬關係.
朝鮮,越南,琉球,緬甸等均處在不平等的朝貢體系內,日本卻是個例外.

日本是僅次中國本土最儒化的國家,在認真的吸收了華夷思想後便自視儒家秩序的傳人.例如在移植隋唐文化後(大化革新)就自以為 [ 中國 ] 視北方人(蝦夷)為夷狄,甚至稍後建立軍事霸權的將軍竟自號 征夷大將軍 無異於儒家文化的保護人.
這種儒家秩序傳人的自重感在中國本土 [ 淪陷 ] 後更加膨脹,宋朝被 [ 野蠻次等 ] 的蒙古人踩在馬蹄下,明朝又被 [ 次等 ] 的女真人吞掉,反觀此時日本的儒家脈絡繼隋唐從未間斷.對於清朝的建立,朝鮮起初拒絕承認其儒家秩序傳人的合法性,無奈二者比鄰甚近無法承受清朝的壓力而屈服,而日本卻憑藉地利拒絕參加以清朝為中心的朝貢體系,蓋因日本認為自身比滿人更具備儒家秩序傳人的合法性.

滿清實在是成功的王朝,沒有她則新疆西藏不入 [ 中國 ], 德川將軍控制下的日本無力與之競爭儒家秩序的接棒人,又不願意屈從朝貢體系,結果退一步不交往,貿易上的聯繫限制在長崎,政治上的交往並不活躍.

直至西方在東亞建立勢力,四隻戰艦游戈江戶灣,使得日本的 [ 中國中心 ] 夢不但沒打破,反昇華到更高的境界.(在此不得不嘆服日本人的自重感如此強烈)
日本經歷政權變更後開始謀求應得的地位,第一步便是 [ 平等的 ] 與清政府以及西方國家建立外交關係.

在清朝看來日本的平等要求無法接受,這等於解除滿人儒家秩序保護人的角色,進而失去中國本土及佔領地的特權.
在日本對清要求平等外交的手法上用儒家牌不夠硬,於是主張用西方人的方法對付滿清,主張成為世界的一員而不止是東亞秩序的一員,這就成為脫亞入歐論的事實基礎.